三年违约债券达119只,监管层频调规则防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欣培 上海报道
2017-04-17 10:36

4月11日,深交所制定的债券招标发行业务指引发布。指引中明确指出,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条件需满足发行人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当期债券发行总规模不少于10亿元。此前的4月7日,中证登刚刚发布《质押式回购资格准入标准及标准券折扣系数取值业务指引》。该指引将增量信用债券(4月7日后公布募集说明书)回购准入标准提高至债项评级AAA级、主体评级...

4月11日,深交所制定的债券招标发行业务指引发布。指引中明确指出,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条件需满足发行人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当期债券发行总规模不少于10亿元。

此前的4月7日,中证登刚刚发布《质押式回购资格准入标准及标准券折扣系数取值业务指引》。该指引将增量信用债券(4月7日后公布募集说明书)回购准入标准提高至债项评级AAA级、主体评级为AA级(含)以上要求。其中,主体评级为AA级的,评级展望不得为负面。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对债券市场的收紧举措并非孤立,而是一系列举措的延续。自从2014年债券刚性兑付被打破以后,监管层就开始对债券质押回购市场不断规范。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债券刚性兑付被打破以后,监管层下发了至少10项关于债券市场质押回购的规则。

对于监管层的系列举措,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目的就是为了“降杠杆、防范风险。” “债券之前一直有刚性兑付,现在系列举措也是为了降风险,打破刚性兑付。”德景投资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中泰证券李迅雷也指出,此前政策的数次调整主要是以提高质押品信用等级,降低中央对手风险,防范信用事件造成的系统性风险为目的。

事实上,一系列政策的收紧都源于风险的不断爆发。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20只债券没有及时拨付兑付资金;102只债券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

2014年,11超日债本息违约,使其成为国内首只违约信用债券,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正式被打破。随后,资本市场上不断出现债券违约事件。

Wind数据显示,从2014年刚性兑付被打破至2017年4月13日,共有119只债券发生违约,涉及到54家企业,违约规模633.64亿元。其中,银行间违约债券64只,交易所33只,地方股权交易所22只。

债券违约且有愈演愈烈之势。Wind数据显示,2014年有6只债券发生违约。2015年,发生债券违约的数量增加至23只。而到2016年,违约数量上升至79只,涉及到33家企业,违约规模403.24亿元。

“之前交易所非公开债爆发式增长,明年将会有一批陆续集中到期。证监会也比较担心,外一出现信用风险怎么处理。”上述券商固收人士认为,目前的举措都是为了防范未来的风险集中爆发。

鹏元评级研究员吴志武也指出, 2017年债券到期仍较多,信用风险暴露的概率仍较大。2017年债券市场将会有12,223只到期,到期规模101,747.99亿元。2017年的债券到期数据会比2016年更多。由于到期的数量较多,信用风险暴露的概率也较大。“考虑到未来宏观和部分行业走势的负面影响,信用债信用风险不太乐观。”吴志武表示。

(编辑:朱益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