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近万村民日常生活和消费、经营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农业银行也从中得到了实惠,服务点为农行带来了可观的资金...
在为近万村民日常生活和消费、经营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农业银行也从中得到了实惠,服务点为农行带来了可观的资金留存。从2016年6月份棋盘石服务点开业以来,该服务点为农行留存的资金已达700多万元。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棋盘石村,路旁一家店的“农行绿”招牌十分醒目,上面写着“金穗惠农通服务点”,印着中国农业银行和施可丰化肥的标志。
这家挂着中国农行标识的农资供应点,装修比较简陋,不大的网点隔壁堆砌着成袋的化肥。但实际上,这家化肥店又可以满足村民日常的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一台惠农智付通终端、一台POS机、一台打印机、一部电话便是最主要的设备。墙上的宣传栏张贴有最新资讯、热销理财、代销产品、行长推荐等,柜台上也摆放有农行电子银行、大额存单等相关业务的宣传册。
其实,这是农银行与施可丰化肥合作设立的新型“惠农通”服务点,兼具了银行网点的部分服务功能。店主公言军既卖化肥,又帮老乡处理转账、存款、取钱等业务。农行与化肥店是怎么搭上的?
实际上,如何服务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是银行机构金融服务的一大难题。
银行机构受营业成本限制,网点很难深入到县城以下的区域。尽管包括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以及农信社等诸多机构布局,农村金融服务仍有巨大缺口,尤其在偏远地区,一些农民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路费在支取款项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在山东调研中发现,银行机构联合农村当地超市、村委会、农资店等,初步打开了多方多赢的局面。
农行与化肥店结盟
作为一家国有大行,类似棋盘石服务点的铺设,实际上是农行惠农服务的一种创新。
银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网点经历过一波裁撤潮。由于县域及以下网点不赚钱,且风险较高,多数商业银行纷纷收缩县域及以下业务,转向城市。
2010年3月,银监会特别针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的情况表示关切,发布《关于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监管工作的通知》,也提出严格控制营业网点撤并。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不少县域、村镇等的农业大户等经营向好,也打开了县域业务的一片蓝海。
在这一大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的匮乏依然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留着一定的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农行原本就定位服务“三农”,在经营中也反复强调县域业务的重要性。此次出巧招,通过与施可丰化肥遍布乡村的核心经销商农资门店为落脚点,结合农行的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为农民融资、融商提供便利服务。
双方本着各自优势开始结盟布点。
以棋盘石化肥店为例,首先是其具备一定的地域优势,位于沂蒙山区三个乡镇交界处,可以覆盖周围六个村庄的近1万户村民。
施可丰核心经销商公言军的化肥店经过银行的严格筛选和审查,部分银行的服务功能得以授权,成为“惠农通”服务点。服务点虽小,但能办理的银行业务却不少。最重要的便是办理存款和小额取现业务;在服务点登记后,会有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办理惠农卡;通过智付通终端,农民可以查询余额和明细、转账汇款、缴纳手机话费和电费等,购买国债和理财产品等。受银行风控限制,需要面签的业务则必须由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办理。
店主公言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支付宝、微信等交易在城市很普遍,但在农村使用场景仍十分有限,毕竟,农民目前多数仍习惯使用现金。
目前,服务点的多赢格局初步形成,比如在设立服务点之前,周边的村民需要存钱、取钱都要坐大巴车到县城去办理,来回路费要花上三十多元钱,耗费半天时间。由此,许多村民甚至会攒上一年去一趟县城办理资金业务。
另外在双方共赢和成本支出方面,成效更加明显。
棋盘石网点的“账本”
相比银行网点动辄数十万元的投入,惠农通服务点可谓花小钱办大事。
农行蒙阴支行相关负责人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笔账:从投入上看,服务点的门面是公言军自有的,已经进行过简单装修,本身平时也要接待买化肥的农户,投入不多;相关的终端设备由农行提供,加上装修等,每个网点2万元左右;人力成本上,公言军平日里也一直要照看化肥生意,相当于利用闲暇时间服务村民。
当然,为提高服务点的积极性,农行也会根据相关的业务量对公言军这样的店主进行一定的激励,公言军每个月能获得2000多元的激励。公言军也表示,由于开办服务点后周边的村民都爱来他这儿办理业务,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化肥等农资的销售。
在为近万村民日常生活和消费、经营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农业银行也从中得到了实惠,服务点为农行带来了可观的资金留存。从2016年6月份棋盘石服务点开业以来,该服务点为农行留存的资金已达700多万元。
在2015年农行临沂分行与施可丰化肥合作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团林镇设立的服务点,开业当天便受到农民欢迎,当天办理各类业务295笔,新开惠农卡131张,资金留存992万元,受理贷款咨询52人次。
农行临沂分行农村金融产业金融部总经理盛曙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临沂地区有惠农通服务点150多个,尽管一些服务点布设时间不长,但存款贡献度已经超过3亿元。
此外,通过农行自有的流动服务车等,为农民开立账户、提升理财销售以及潜在的贷款机会都有大幅提升。
农行临沂分行副行长张炳臣也表示,作为农业大市,当地在农业现代化、县城工业、特色农业、城镇化建造中都有很大的需求,支持“三农”工作大有作为。2017年在县域服务中也会有较大提升。
根据农业银行统计,到2016年末,农行在农村地区共发放惠农卡1.94亿张设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63万个,布放电子机具107万台,基础性金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5%。为农村地区广泛提供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理、新农合、涉农财政补贴以及农村公用事业代理等服务。(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