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种子:重新审视未来的时刻到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许望 上海报道
2017-04-29 07:00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议题。在纪录片《时间的种子》里,卡里·福勒回顾了由他参与倡导的斯瓦尔巴全球...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议题。在纪录片《时间的种子》里,卡里·福勒回顾了由他参与倡导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的创立。这个设立在挪威的世界上第一座全球性种子库储藏了数以百万计的种子,寄望于在末日到来之际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上海种子第二章的名字“时间的种子”就来源于这部纪录片。4月22日地球日,定位为“一个思想交汇的文化创新平台”的上海种子迎来了第二章的开幕。不同于2016年上海种子第一章大量的公共活动和艺术介入项目,第二章的主体是位于喜玛拉雅美术馆展期长达100天的展览。

与艺术展览不同的是,上海种子除了呈现艺术家作品,还囊括了来自科学、医学、人文等不同领域的研究探讨。在这里,科学家、艺术家、人类学家都放下了自己的身份,统一被称作研究员,他们试图通过融合跨学科研究更好地理解当下紧迫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探索一种可持续的解决之道。

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根基研究员组建并率领各自团队,共同创作完成全新项目; 40多位(组)个体研究员,则从不同领域及视角回应主题。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兼上海种子联合艺术总监李龙雨表示:“上海种子是多学科的交叉口。艺术作品是上海种子的根本,其他学科与之协作,最终是希望让人们意识到是时候为了人类的未来做出行动了。”

在上海种子,各个领域的人对于未来的畅想交汇一处,这些想像并不一定都是光明美好的,却足够引人思考,而上海种子所提倡的跨学科研究也给了艺术以不同定义。正如李龙雨所说,不论人类的未来还是艺术的发展方向都到了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时刻”。

未来图景

在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大厅,摆放着喻红的大尺寸画作“百尺竿头”。洪水淹没地面,人们爬上电线杆求生,伸出鸟巢外的一双腿象征人类已开始与鸟类争夺资源。这幅关于灾难图景的画作并不是来自凭空想象。

在上海种子第二章开幕新闻发布会上,李龙雨与证大集团创始人戴志康多次提到,未来上海以及全世界许多沿海大城市都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问题。

根基研究员兼艺术家邱黯雄带领团队创作的“未来线路”,就构思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上海在未来成为两栖城市的景象。安装在公交车窗上的透明显示屏呈现出想象中的水下世界,公交经过之地真实的街景与之重叠并混合,观众得以由此窥见在水下上海生活的模样。这件作品与科幻作家刘宇昆特别为上海种子所撰写的《上海48小时:国际游客周末观光指南,行星漫游者出品,2116》相呼应,两者分别以影像装置与文本的形态,讲述一趟发生在百年后的“上海之旅”。

如果说以上三件作品还只是想象,那么华裔艺术家林璎的“什么正在消逝(What is Missing?)”就赤裸裸展现了自然正在承受的真实的痛苦。这部与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丧失有关的声音及媒体作品向观众展示了地球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物种,在幽暗的展厅内,濒危物种的影像投射到观众手中沉甸甸的玻璃板上,“亲手捧起”这些脆弱的生物所造成的感官冲击远超想象。

李龙雨认为,这些作品并不代表上海种子对于未来持悲观态度。“公众应当被教育,应当知晓整体情况,是人类造成了地球经受的灾难,我们必须通过艺术家源自真实情况的作品让公众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种子不是呈现了灾难性的未来,而是为了我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号召大家采取行动。”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是上海种子的主题,但并不是它的全部。在展览上,也能看到现代中医、移民问题等热门话题的影子。

在艺术家林书民和企业家戴志康合作的作品中,林书民用影像诠释了中医中的经脉等概念。他认为健康产业未来会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当在中国梦的时代,把中国古老的东西用最好的方式重新诠释”。

迪勒·斯科菲迪奥+兰弗洛设计事务所(Diller Scofidio+Renfro)带来的“出口”,在接近360度的全景式荧幕上呈现“转译”自大量调查数据的动态图像,直观地还原人口迁徙(移民)、气候变迁等发生在地球村的一系列“运动”。“出口”戏剧性地映射了当代一个全球的话题:规模空前的移民基于政治、经济及环境的原因正在离开他们的故土。这件沉浸式的装置将难以理解的统计数据视觉化,变现了由自然与人为灾难,以及文化、环境和生活的毁灭导致的人口迁移。

在独立呈现的作品之外,上海种子还看重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根基研究员兼人类学家、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的团队带来《重置现代性!上海站》,它包括一个填入了丰厚文献的展厅空间,以及在其间发生的一场连续4天的讲座和工作坊(5月4日-7日),展开与本地学者、知识界代表之间的讨论,探讨在生态与人文环境均已发生剧变的今天,如何重新审视“现代性”这一概念。

李龙雨表示,上海种子刚刚进行到第二章,而它的目标是对人类百年图景的展望。“到第三章时,我们希望能听到来自公众的反馈,并且有机会与上海乃至中国的艺术社群交流。这些交流与反馈会影响上海种子之后的发展方向。”

跨学科的艺术

由于探讨的广度和深度相似,上海种子常常被拿来与双年展进行比较,但李龙雨坚持认为两者完全不同,“双年展不会有科学研究,也不会讨论气候变化,更没有灭绝动物的课题。”广泛的跨学科研究是上海种子区别于双年展的最大特点。

曾于2006年担任上海双年展策展人的林书民认为,艺术和科学就是应该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人更完整地思考。他表示:“以西方体系来说,art在古时候代表艺术,也代表科技。文艺复兴时,人们讲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完人,所以出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这种综合性、跨领域的人。过去好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和科学被分开,现在终于又可以看到它们在一起讨论,这才是未来的世代真正要走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跨学科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广泛,交叉学科也不断涌现。跨学科研究成为艺术的发展方向有其必然性。“一百年前的印象派是具有创造性的,是对于那个时代的审美和习惯的突破,但它作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被保存下来后,已经成为了社会所公认的经典,如果今天我们还停留在这个上面,就谈不上什么创造性。”邱黯雄这样认为。因此要做出有创造性的艺术,在艺术原有的疆域固步自封是不可能的,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交流是不可避免的。

“现代人的傲慢是另一种无知。艺术圈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很厉害,但其实世界是无限的,如果人只在某一个专业方向上钻研很深,他的眼界和知识面都是有限的,这也是需要跨学科研究的原因。”身为艺术家的邱黯雄从2007年开始就在尝试做跨学科交流的项目。

李龙雨则认为艺术的魔力在于,它像大熔炉一样可以和任何研究相结合,并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把研究的内容与结果呈现出来。同时,艺术家是属于社会的,他们的创作本身就映射了政治、环境、社会、科学的变化。

“如今艺术媒介已经完全进化,艺术家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可以用任何一种媒介,录像、行为、表演或是传统的绘画、雕塑,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上海种子提供了一个平台容纳这些融合性的实践。”李龙雨补充道。(编辑 董明洁 许望)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