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李扬:支付清算数据为观察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提供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晓 北京报道
2017-05-19 22:23

支付清算系统是现代社会货币流通的主要载体,也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根据支付清算数据,能够更为准确地对宏观经济变量进行验证和预测,为货币政策提供依据。

这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等人士在多年研究中得出的重要结论。5月18日,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共同主办的《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7)》(下称《报告》)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上,李扬对当前支付清算业务数据反映出的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进行了解读。

《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支付系统继续保持稳健高效运行,共处理支付业务592.87亿笔,金额5114.5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9%和16.7%。与同期GDP相比,2016年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金额是全国GDP总量的68.73倍。在支付清算系统的交易总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平均每笔支付交易的金额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相对小金额的支付得以通过电子化平台进行。

根据支付清算数据能够更为准确地估算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李扬介绍,基于支付系统业务规模,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从2007年的每年周转22次增至2016年的每年周转33次,显示货币在经济体系的交易媒介作用更趋活跃。这也表明,我国高居不下的M2/GDP水平背后的原因并非高储蓄或银行系统主导地位,而是我国经济的金融深化过程。不过,2016年在货币流通速度上出现新的情况。虽然支付清算系统业务规模与M2的比值仍保持着2009年以来的递增趋势,但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规模与M2的比值则出现了逆转,从2015年的24.77下降为23.78,这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货币流通速度放缓的迹象,需要加以进一步观察。

银行卡跨行支付业务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可用于预测下一季度的GDP增速。李扬介绍,基于结合多个支付清算指标的模型,可以在85%的准确率上对下一季度的实际GDP增速进行预测。根据这一模型测算,我国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为6.84%。中国一季度GDP最终增速为6.9%。

与此相似,基于支付清算数据也可以对通货膨胀水平进行验证。李扬介绍,研究发现公司结算账户的增长率与CPI之间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能够解释后者80%以上的波动。此外,支付清算系统运行与实际经济的关系也比宏观经济变量名义值更为紧密。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数据还可以为观察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供参考。李扬介绍,自2007年以来,我国资金流动总量最高的5个省市与最低的3个省市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前者始终为北京、上海、深圳,后者则是西藏、青海、宁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固化。无论是在资金流入流出的绝对规模上,还是在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资金往来密集程度上,北京都远远超过上海和深圳。

(编辑:韩瑞芸)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