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风云》:好医生愿意承担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田欢
2017-05-20 07:00

田欢

上半年的国产剧市场算得上热闹,有给IP剧长了脸的口碑玄幻巨制,有风头无两的现象级反贪大剧,也有突破底线、主创主演都昧了良心的垃圾“抠剧”。无论好坏,它们都风风光光地在荧屏上和微信朋友圈里活了一场。

《外科风云》:好医生愿意承担风险.jpg

这风光更衬托出《外科风云》的时运不济。上映档期紧接大热的《人民的名义》,又遭女一号的绯闻重击,开播前的各种造势姿态都哑了火。播出没几集,还因为“女医生能不能穿高跟鞋、医院地板能不能坐”等专业问题遭到了集体吐槽。

我喜欢医疗剧,这其中的原因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对医院里高浓度悲欢离合的好奇?又或许出于自揭伤疤的快感?毕竟,人到中年,挈老将雏,这些年跟医院打交道的次数越来越多。可惜国剧里扎实耐看的医疗剧太少,不是过于煽情,就是过于鸡血,总之都和我们熟悉的,满脸厌倦的医生,电梯永远排长队的医院差别太大。这些年来,不错的国产医疗剧大概只有《医者仁心》,《产科医生》和《外科风云》这三部。

《外科风云》里带着心病与身病黯然退休的傅院长,在办公室里留下一幅字——“初心”。在电视里,陆晨曦是所有医生们职业“初心”的外化形象,她医术精湛,爱憎分明,在给患者以更好治疗和明哲保身之间永远选择前者。这一点在现实中,大概也是所有患者与患者家属对医生的愿景。生病了,我们希望医生能设身处地讲讲这是什么病,怎么治好得快又经济实惠。然而我们遇到的是在门诊连续看了几十号病人、连厕所都来不及去的医生,医生没有力气跟谁掏心窝子,开出的检查单和药品也不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但一定是最安全的、不容易出问题的。

每个普通人,都生过各种大病小病,遇见过很多医生。真正让人印象深刻心怀感激的医生,却只有两种,一种是医术精湛药到病除的,一种是和病人非亲非故,却能替你简化治疗的——比如开一盒便宜易得的药,比如告诉你某个手术、某个创伤性检查可以先不做,甚至是不用做放化疗的。有趣的是,这两种医生又经常是同一类人。

去年我的一位女友早孕期流产,两个三甲医院的妇产科医生都给出了施行清宫手术“最安全彻底”的意见,她犹豫离开前,还要签字确认“患者拒绝手术”。怕疼又怕再次怀孕受影响的女友像人们嘲讽的那样,躺在家里拿起手机“百度看病”,还真找到几篇某医生关于此种病例的论文。女友按照文中信息,在一个就医平台上联系到这位医生。仅仅支付了几十块电话咨询费,她得到就医以来最详细的一次问诊,最后医生给出“无需手术、观察随访”的医嘱。他还向她耐心解释,人的身体有自我调节功能,想想大猩猩和古人,遇到这种情况又去哪里做清宫手术呢?大夫的说法让女友放心地无为而治。现在她已经再次怀孕,马上要当妈妈。

这位在千里之外某二线城市行医,副高职称的“妇幼保健科”医生,成了女友心中的“陆晨曦”。素未谋面,却将永远被她奉为仁心仁术的典范。我们都明白,他为病人做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没有开药,没有治疗。但他替她承担了一种叫做“万一大出血怎么办”的风险,也许只是心理上的,也许只是因为这种特殊的诊疗手段给医生带来了一些安全感。

这也是我觉得《外科风云》是一部不错的医疗剧的原因。因为它抓住了“风险”这个关键问题。陆晨曦手术亲自缝合而不用几千块一个的吻合器,为病人节省费用的同时冒着被质疑“伤口愈合差”的风险。医术最高的庄恕教授在抢救性命的危急关头,冒险使用了特殊方法,即便征得了既是同行、又是恋人的病人家属陆晨曦的同意,最后仍然面临被提前解除合同的惩处。

庄恕说:生命科学领域,没有绝对,只有尽力。正因为没有绝对,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法,往往也有一定比例的风险。这风险如果全由医生来承担,就变成了一定比例的医疗纠纷。可如果医生完全不负担,“最有利”的治疗方法就要被“一般有利”甚至“基本无利”的方法所取代,在医疗纠纷表面减少的同时,那些被放弃的最优方法,会蒸腾出一大片猜忌怀疑的浓雾,笼罩在医院上空。

高负荷的工作量与巨大的风险让中国医生鲜少安慰病人,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更是顾虑重重。我们见到医生不用提前半年预约,却得在医院苦等几个小时;我们常常被治愈,却不奢望被安慰。哪怕病好了,离开医院时也总是带着几分疑心。我们希望陆晨曦和庄恕这样的医生更多活跃在现实中,但也许我们更应该期待一个能保护陆医生和庄医生的环境。(编辑 李二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