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同业存单成为金融加杠杆的重要途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志锦 北京报道
2017-05-26 16:33

巴曙松表示,本轮金融业加杠杆是通过同业存单和理财加杠杆进入债券市场。当监管开始对这一套利机制进行重点限制后,中小银行过去依靠“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进行快速扩表的方式就不可持续,这时就要特别警惕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

“前两年金融体系的杠杆是在上升的,而资管产品有不少是作为加杠杆的载体。现在一个大的背景是去杠杆,由此导致了监管政策、行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5月2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新浪与华创证券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

巴曙松认为,在资产管理行业大发展的时期,广义信贷的增速明显地高于贷款的增速。在扩张的产品中,我们看到同业存单量价提升,同业存单成为这一轮金融加杠杆非常重要的新途径。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同业存单余额为4.2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将近700亿元;发行的同业存单余额为7.8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1384亿元。

巴曙松表示,本轮金融业加杠杆是通过同业存单和理财加杠杆进入债券市场。当监管开始对这一套利机制进行重点限制后,中小银行过去依靠“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进行快速扩表的方式就不可持续,这时就要特别警惕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

“同业理财和同业存单是否成为压断同业链条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需要思考的。当负债端发行成本上升,资产端收益率下行,收益空间持续压缩,这时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就需要警惕。”巴曙松称。

此外巴曙松认为,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委外市场应运而生,而委外实际上有两层加杠杆:

第一层,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或者是同业理财,从银行间市场募集资金,在资产端进行投资。这是银行扩表的加杠杆。

第二层,资产管理、委外投资人等采用质押、期限错配的方式再次加杠杆。

“如果委外业务要真正地去杠杆,其实就是这两层加杠杆的逆方向、逆过程。这也是最近很多委外赎回形成市场压力,因为当时加得多。”

不过巴曙松认为,虽然近期委外资金有一定程度的赎回,但不是说委外业务就不做了,而是由原来简单的通道业务,升级为优势互补的业务。委外业务还是有存在空间的,中小银行需要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帮助进行资产配置,即问题解决型的资产配置方案,而不仅仅只是通道型的资产配置方案。与此同时,委外的赎回也会导致管理人的洗牌,重塑银行资产管理的业态。

(编辑:谭翊飞)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