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梅恢复上市股价遭“过山车” 监管趋严持续经营迎考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饶守春 ,杨洋 北京报道
2017-06-07 07:00

一位重仓*ST新梅的知名牛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目前相当于一个“净壳”,且在实现盈利,市值又不高的情况下,自己的预期是公司将有重组和资产注入。但对于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尤其是重组新规的颁布,对ST股炒作的路径已经近乎堵死。

时隔一年零两个月后,*ST新梅(600732.SH)终于迎来恢复上市的首秀。

6月6日,按照有关规定,*ST新梅交易的涨跌幅将不设限制,这一度令投资者期待不已。实际上在当天早间,*ST新梅不仅在集合竞价阶段一度暴涨四成,随后虽有回落,但开盘后仍两度因股价异动涨近三成而停牌。只是,等到下午再度开盘交易时,股价却在最后的5分钟里遭遇翻绿“逆转”。

这对于*ST新梅而言,无疑再度提出了考验。尽管在暂停上市期间,公司不仅妥善地解决了困扰其三年之久的控制权之争,且具有上海国资委背景的大股东的入主,更令外界对公司未来颇有联想。

一位接近*ST新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恢复上市成功后,新任大股东和管理层将着力解决公司的持续性经营问题。公司一位前十大股东则认为,重组和资产注入将是其最大的预期。

从暴涨到微跌

这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经历的一个真实故事,故事主角李新(应其要求,采用化名)是某投资ST股微信群的*ST新梅投资者,他在近两日的表现,或许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家上市公司恢复上市首秀当天的情况。

6月5日晚间,距离*ST新梅正式恢复上市交易还有半天,李新便开始在群里预测其此后可能出现的股价走势,及自己可能获得的盈利幅度。由于此前已经有过十余家从暂停上市到恢复上市的案例,且在这些上市公司恢复上市的首日,股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涨(根据有关规则,恢复上市首日涨跌不设限制),李新认为*ST新梅即使再不济,也将出现至少50%的涨幅。

6月6日早间9点15分,*ST新梅在集合竞价开始时的走势,印证着李新上述预测。在集合竞价阶段,*ST新梅先是一路上涨至最高的10.88元/股,涨幅超41%,随后则一路震荡向下。

9点30分开盘后一分钟内,*ST新梅连续遭到两笔8万手以上的买单,股价直接推高至8.91元/股,涨幅达16.17%,触及监管要求的第一次股价异动临时停牌;10点,*ST新梅第二次开盘,但股价同样在瞬间被推高至9.8元/股,涨幅达到27.77%,随后即第二次临停至14点55分。

在经历两次股价异动临停后,李新在其所在的ST投资群中发起了红包。然而,也许这就是股市的反复无常,上涨与下跌的转换只在短短几分钟内迅速完成。

14点55分,*ST新梅在第三次开盘的最后5分钟里,公司连续遭到多笔近4万手达大单抛盘,股价走势由此画风突变出现断崖式下跌,最终收盘报7.65元/股跌0.26%。

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ST新梅当天总交易量为36.98万手,换手率8.28%,振幅则达到惊人的42.63%。

龙虎榜数据则显示,国联证券杭州中山北路证券营业部以928.23万元,成为当天买入金额最大的营业部,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则共计买入3721.6万元,占总成交比例12.09%;卖出金额最大营业部是光大证券沈阳十一纬路证券营业部,为2665.37万元(是卖出第2名的2倍),前5名共计卖出6836.56亿元,占总成交比例22.21%。

“中午的时候看到*ST新梅涨得这么好,以为终于不用做‘韭菜’了,就发了红包,没想到收盘后发现还是被割了‘韭菜’。”李新说。

“自救”路径猜想

李新之所以对*ST新梅在6月6日的股价走势颇具信心,源于此前十余例恢复上市的案例中,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在复牌首日取得翻倍的上涨。

以协鑫集成(002506.SZ)为例。2015年8月12日,彼时仍名为*ST集成的协鑫集成,在盘前集中报价阶段即达到800%的涨幅,随后开盘涨幅继续扩大至890.3%,遭遇临停,而当天收盘后,协鑫集成的涨幅最终定格在986.07%。

协鑫集成并非孤例,据不完全统计,此前包括长航凤凰(000520.SZ)、ST生化(000403.SZ)等在内的15家上市公司在恢复上市首日,股价均出现了3倍以上的涨幅。

“(*ST)新梅情况不能与过往的案例直接对比,不仅外部政策环境不一样,各个公司的内部情况也不同。”华东某大型券商一位策略分析师表示。

诚如其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协鑫集成在恢复上市前,已经完成了对公司进行的重组,不仅名称从原来的*ST超日变更为*ST集成,在新任大股东的主导下还完成了重整,主营业务变更为太阳能电池组件销售。

*ST新梅虽然在去年10月,由公司现任实控人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浦东科技”)主导,和平解决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控制权之争(详细情况,请搜索参考21世纪经济报道有关*ST新梅的系列报道),但在业务变更上并未采取实质行动。

2016年年报显示,*ST新梅公司营收达2亿元,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亿元,实现连续两年该项指标为正的目标,但主要收入来源仍是原有的房地产开发销售业务。

一位接近上市公司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任大股东和管理层虽还未透露下一步发展计划,但在恢复上市成功后,下一步的重点计划即是改善经营,“公司当下没有有息负债,资产负债率也低于40%,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根据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报道,浦东科技的上海市国资委背景,也加深了投资者对*ST新梅未来发展的预期。实际上,在取得控股权后,浦东科技曾承诺,未来5年不减持公司股份,且在恢复上市之后的3个会计年度(2017-2019年),保证*ST新梅扣非后净利润实现3.3倍的增长,若不能实现,则自己将差额以现金补足。

一位重仓*ST新梅的知名牛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目前相当于一个“净壳”,且在实现盈利,市值又不高的情况下,自己的预期是公司将有重组和资产注入,“上海国资委有那么多好资产还没有证券化呢”。

但对于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尤其是重组新规的颁布,对ST股炒作的路径已经近乎堵死。稍早前,已有新都退(000033.SZ)恢复上市失败的案例出现。

对此,上述牛散认为:“去年停牌已经重组和扭亏且没有违规的公司应该都没问题(可以操作),今年停牌和今后的ST公司就很难了”。

(编辑:罗诺)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