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公益力量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6-28 07:00

2017年6月27日,浙商银行发布2016年社会责任报告,这是该行自2016年3月港股上市以来首次公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浙商银行公益项目投入总额884.8万元,拓展公益慈善项目至72个,共5万多人受助。

作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自身成长发展全过程,积极投身服务实体、教育公益、灾难救助、环境保护等领域,推动金融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履行社会责任之路。

焕发金融力量,服务实体经济

围绕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浙商银行主动对接国家“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积极服务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优化信贷投向,持续促进金融供给质量改善,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04.jpg

例如在绍兴新昌等地,浙商银行充分发挥资金融通、信用中介等职能,打造“融资、融物、融服务”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方案中的买方信贷等业务,上游的设备制造商可以加快资金回笼速度、扩大销售区域;下游的制造企业则能减轻融资压力和财务成本,快速实施“机器换人”。据参与其中的浙江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反映,2016年以来浙商银行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模式,已累计为公司带来新增订单3600多万元,大大增强了公司的业务竞争力。

截至2016年末,浙商银行对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新兴产业融资余额已超12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逾100%,对智能制造融资余额已近1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200%。

在加大新兴产业资源投放的同时,浙商银行凭借“涌金”系列池化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有效助力企业“去杠杆、降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化工龙头企业巨化集团借助浙商银行的“涌金票据池质押”业务,节约1000 多万元的财务费用。截至2016年末,和该公司一样受益池化融资平台的企业已近万户、累计入池资产总额近5000亿元,这些企业在盘活资产去杠杆的同时,共计降低融资成本20%、节省利息约5亿元。

借道小微企业,探路“造血”扶贫

身为国内小微金服标杆行,浙商银行深知产业致富是脱贫的根本之策。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中,浙商银行着力完善普惠金融体系,调动万千小微企业形成合力,探路“造血”式扶贫。

在浙江舟山,为了帮助店租到期的盲人按摩师张磊,浙商银行普陀支行主动上门,以当时舟山分行小微贷款的最低利率,向其提供了总额81万元的个人经营贷款,帮助他盘下店面、稳定客流,并为19位盲人按摩师创造了就业机会。类似地,在重庆,浙商银行主动对接巴南区“青锋计划”,推出“青年创客贷”产品,支持缺乏资金积累的创业青年。截至2016年末,浙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300万元,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2205万元。

在供给端,为鼓励对小微企业和创客群体的贷款投放,浙商银行于2009年率先实行对小企业贷款经济资本占用实行75%的风险分散系数(此前业内均为100%),以便在同样单位的经济资本下做更多的小微业务,此后这一举措也受到监管机构认可,在商业银行中推广普及。截至2016年末,浙商银行共成立小微专营机构108家、累计服务小微企业超13万户、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额5161.84亿元、解决超200万人就业。

推行绿色金融,致力绿色环保

浙商银行始终推行绿色信贷,将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污染物治理、节能服务等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根据《绿色信贷指引》等国家政策要求,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纳入风险管理政策,严控“两高一剩”行业授信,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持续推进绿色信贷战略。

例如,为支持浙江省近年来施行的“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浙商银行专门成立项目推进小组,研究设计《浙商银行居民屋顶光伏电站融资服务方案》,推出了金融租赁、信用卡分期等创新模式,并与重点厂商试点开展居民屋顶光伏电站融资合作。而在“五水共治”方面,为提升台州椒江河道的排涝蓄洪能力,促进心海绿廊发展,浙商银行给予该项目7亿元授信额度支持,帮助项目的5个标段在2016年顺利开工。截至2016年末,浙商银行对五大新兴行业融资余额超1200亿元,绿色信贷余额6.63亿元。

同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绿色”选择。浙商银行从供给方和需求方两方面同时发力,既支持绿色环保企业自身的发展,又通过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来鼓励、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产品。以浙商银行“至臻贷”为例,这一产品充分体现了贷款线上化的便利,通过网银系统向客户提供包括贷款分期提款、还款计划变更、贷款灵活计息等多种业务办理方式,无论对企业还是银行来说都是绿色的。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致力于将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积极融入互联网技术和精神,重构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加大电子银行渠道建设。截至目前,浙商银行的电子银行渠道替代率超过95%,有效地帮助客户降低了业务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

热心公益慈善,促进社会和谐

多年来,浙商银行坚持将自身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建立“浙商银行慈善基金”探索建立长效公益机制,持续支持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积极投身精准扶贫、抗震救灾、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仅在2016年,浙商银行公益项目投入总额即达884.8万元,开展了“雏鹰起飞”、“彩虹计划”、“夏日送清凉”等72个公益慈善项目,共50858人受助。同时,浙商银行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慈善行动、人人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2016年,全行志愿者4110人,共组织开展志愿活动283次,志愿者服务时长达5632小时。

浙商银行自建行之初就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重点工作,将开业及周年庆典费用全数捐赠,以资助贫困学子。2004年,总行开业向“雏鹰起飞——浙商银行千名贫困学子助学计划”捐款528万元,并由此形成“开网点,送爱心”的优良传统,逐步探索出完善的开业捐助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十二年来各地网点开业及周年庆捐款逾1600万元。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适逢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开业筹建,总行当即决定取消分行开业庆典,将总行慈善基金捐款及总分行员工捐款共计100万元捐赠给地震重灾区陕西省略阳县接官亭镇中心小学。在随后的日子里,浙商银行持续援助学校从未间断。截至2016年末,累计向学校捐赠267万元,捐物9470件。

此外,浙商银行于2011年开展的“浙商银行彩虹计划”,通过结对帮扶、爱心捐助等形式帮助贫困学子共筑美好未来。如今彩虹计划已持续5年,共募集社会各界捐款约1280万元,资助学生超过10000名,其中,浙商银行慈善基金和员工捐款达289万元。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之年。浙商银行将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社会责任建设视作再次创业的必由之路,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经营转型和结构调整,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努力在推动经济、社会、环境与自身可持续发展中,彰显更大的责任与担当!

AD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