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三修总规:留住山水田园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静 云南腾冲报道
2017-06-30 07:00

6月12日,腾冲在内的500个县市终于盼来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实施细则的出台。

这部由国家旅游局多次召集专家讨论斟酌的细则提出,全域旅游不同于以往的景区景点旅游,其一大特点是融合共享。其中“旅游+城镇化”强调突出中国元素、体现区域风格、建设美丽乡村、旅游小镇、风情县城等。

“不要搞一个模式,千村一面、千景一面。”这无疑给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

腾冲,就是“旅游+城镇化”的实践者。这一抗战时期成为焦土、从1998年起掀起过三次城市建设高潮的极边县城,正在进行史上持续最长、投资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新城建设和旧城棚户区改造。

当腾冲县城周边的和顺古镇、北海湿地、火山热海游客纷至沓来时,不少人却遗忘了县城,因为它“外围像欧洲,内部像非洲。”

腾冲古称藤越国,曾为南诏属国。据《腾越州志》载,腾冲之为“城”始于唐德宗时,当时为土城;至明代以筑石城,于公元1448年竣工,500多年的古城没有毁于地震,却消失于抗日战火。如今,世人如何重建腾冲城?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腾冲城让游客非常舒心舒服,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一江多湖,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城市里也有农场的体验和现代的设施,整个腾冲城就是一个旅游景点。”6月,腾冲市城乡规划局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

延续古村落

6月上旬,进了腾冲绮罗村头,绕过全村人的教育殿堂文昌宫,一棵参天古树红带缠腰,枯木逢春,叹为观止。

“这棵500年历史的古树曾经死去,但村里人天天来上香祈福,它又活过来了。”陪同记者前往的和顺古镇富贵楼客栈主人李成刚说,村子里,这些经过祈祷,起死回生的神奇古树还不少。

即便淡季,和顺古镇的海晏堂一间房也得卖到800元以上。客栈除了设计师匠心,最大的卖点,莫过于间间房推门可见高黎贡山下,村子里的一大片湿地。“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于丹第一次游和顺见此景,脱口而出王维的诗句。

和顺出名了,游客多了,和顺的开发商反而恢复了更多的农田、湿地、池塘。夏日荷叶田田,白鹭翩飞,田耕不辍。据说那时节,和顺甚至有客栈房价冲刺2000元级。

腾冲乡村,处处都是生活的气息。

“去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腾冲市腾越镇的马常、热海、洞坪和清水乡大寨、荆陈5个村落入围。这样一来,我市共有62个村落入选,遍布17个乡镇,在全省县区排名第一,全国第三。”腾冲市城乡规划局村镇建设管理股副股长李新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豪地说,这些古村落已经整体打包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延续村落的生命力,就是最大的保护。”她说,一共申请到的1.5亿元补助费用,加上财政补贴7000多万元和环保费用7000多万元,全部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比如污水处理、道路建设等。

需要延续的,还有古老的技艺。腾冲市城乡规划局将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结合在了一起。国家级非遗腾冲皮影的传承人刘朝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皮影戏舞台搭在县城,但爷爷还住在村子里。有重要的演出,爷爷才出山。

村落里住的依然是本地居民,延续的是千年民俗。在和顺古镇洗衣亭,记者和村民一起淘菜,尝阿婆做的松花糕;在马帮大院,吃到了正宗的马帮土锅子,在绮罗村老火塘旁,品到了雷响茶。

“没有了生活,古镇只有躯壳;只有活生生的生活,才最有魅力。”原腾冲县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达三在《游腾冲》一书中说。

作为开发商,“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这十六字方针后被总结为和顺模式,不仅成为云南省委省政府开发旅游小镇的指导思想,还成为了和顺入选中国最佳魅力小镇的重要理由。

留住田园风光

这同样启发着腾冲县城的开发者们。

“为了留住田园风光,腾冲县城先是调整了三次修编后的城市总规,也就是调整了城市发展方向。”腾冲市城乡规划局规划建设管理股股长杨明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他介绍,早在1984年,腾冲县有了城市总规。后于1993年、2000年和2006年,腾冲市委托同济大学完成了三次总规修编,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是向东北平坝发展。但那里,有田地。

云南山多地少。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城市建设山上走,田地留给子孙耕。”腾冲县随即委托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就总规进行调整,城市发展方向调头向西山坝片区,那里是坡地和台地。

规划一调整,短短两三年,以世纪金源为主的十多家房地产企业,包括中电投的后勤基地纷纷选址西山坝。9.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里,西山坝片区已开发4平方公里。“这意味着调整后,我们保护了坝区三四平方公里的农田。”杨明磊说。

新城上山了,老城如何开发?

当地的建设者把提升城市功能和打造山水结合在了一起。

“史上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就是让老城提质。”杨明磊说,“老城区内部像非洲”的说法,历史使然。

曾有“小上海”之称的腾冲古城于1942年5月失陷,1944年焦土抗战后夷为平地。老百姓围块地就自建房屋,直至1994年政府发放土地使用证确权。虽从1998年始,腾冲县城历经三次城市建设高潮,但因之前的无序发展,城市建设已远远落后于周边地区。老城区道路狭窄,地下排水管网基本没有,一下雨路面积水,老百姓天天往住建部门跑。

“这次改造,城市主侧干道要拓宽,试点建设城市综合管廊,实现雨污分流,预留天然气管线,建第二个污水处理厂等。”杨明磊说,在城市绿化上,作为国家园林县城的腾冲先天条件好,因此,可以叠加实现部分城市功能。

在腾冲城,望得见山,见得到水不是梦想。城市外围的东山、来凤山、宝峰山被融入城区实现“三山融城”,“一江两湖”是大盈江和东湖、绮罗湖。腾冲还要将610亩的东湖再扩大一倍。

“有了山水,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化,更重要的是,湖可以蓄水、渗水,湿地可以调节水。海绵城市更适合大城市。在腾冲,通过造湖、恢复湿地,种草皮砖,修建绿化广场的道路高于草坪,同样可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杨说。

“山水打造还和腾冲发展全域旅游紧密连在了一起。”腾冲市城乡规划局办公室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比如桂花,还有本地特色树种的种植,可以为腾冲城增香。

重现昔日的琥珀牌坊玉石桥,是不少腾冲人的夙愿。

始建于1445年明正统年间的腾冲古城,城在来凤山下呈长方形。城高二丈五尺,厚一丈八尺,周长七里,设有四门,各门有城楼,护城河四面环绕。600年前,腾冲首开玉石加工之先河。南门外的小月城,家家都是玉石加工作坊,被誉为“百宝街”。据称,当时腾冲城门外的栓马场上,过往行商骡马留下的粪便每天就有二三尺深。

“金有价玉无价。就在全国唯一的城市瀑布附近,政府已经规划了珠宝小镇,凸显腾冲独有的腾越文化和翡翠文化。”杨明磊说。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