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热议金融趋势 协调、创新、开放成大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侯潇怡 ,李致鸿 北京报道
2017-07-14 07:00

导读:显而易见,建立监管协调机制的“协调”二字,似成上半年“关键”词汇。不过,随着债券通开启,A股纳入MSCI指数等工作的逐步推进,创新与开放也多次出现在市场和分析人士的口中。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汇率和利率、金融行业等方面的多重改革备受瞩目,对实体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时至年中,市场对于下半年的金融发展亦颇为关注。

显而易见,建立监管协调机制的“协调”二字,似成上半年“关键”词汇。不过,随着债券通开启,A股纳入MSCI指数等工作的逐步推进,创新与开放也多次出现在市场和分析人士的口中。

监管协调有望加强

人大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熊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市场目前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中,至少6次提及要“强化金融监管协调”、并且就“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出了明确对策。第八部分“宏观审慎管理”中单列专栏,总结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三种主要组织结构模式。

熊园进一步表示,结合实际,目前看我国选择了成立由央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模式。统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势在必行,市场普遍认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将进一步落实,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在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还可能提高到更有效的层次”也有望实现。

但也有不少金融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半年已经经历了不小的金融监管风暴,从成果看去杠杆也已初见成效,但监管层实质上还没有对金融监管改革和具体的金融业务出台细则和规范。如果能给出答案,明确相关制度和业务安排,将极大影响未来宏观货币政策和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

有业内人士指出,金融监管部门各项政策上半年集中整治在的确形成跨部门、跨行业合作、补监管短板之余,也不乏政策叠加或冲突引发的新的风险和问题,这都是当前分业监管下很难协调和彻底避免的,监管协调并不是强度越大越简单越好,相信未来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监管协调。

金融科技或成亮点

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当前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并非只有更加复杂的风险和挑战,也存在前所未有的机遇。金融科技俨然成为在我国金融领域近年的风口,充满创新活力的金融科技和金融科技的监管也是不少市场人士认为的热点话题。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金融科技在很多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相信国家不会错过我国目前的优势基础,在未来金融和经济发展中,将引导金融科技创造更多价值。

某资深金融科技从业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金融科技将继续作为普惠金融纳入我国整体金融体系中,同时国家也期望其能继续助推金融业实力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等战略。从趋势上看,其基本行业逻辑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改造双轮驱动仍将继续推动行业发展,只是过去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然结束,金融科技的监管将成为接下来逐步深入。

该人士还指出,市场目前对于监管关注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业务的合法合规,主要是监管态度需要明朗;二是行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对于未来的监管发展方向,该人士提出三点思路:一是从风险角度讲,将以信用风险为主转变为兼顾市场风险;二是策略角度,在强调宏观审慎的同时,以消费者保护为主的行为监管重要性将会提升;最后,也需关注监管科技(RegTech)的应用,其深入发展的结果可能会将现在监管单向出手转变为监管主客双方深度双向沟通。

开放机制促成金融强国

熊园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并没能转化为实质的话语权,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全球的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股指期货市场、外汇交易市场和债券市场等依旧使欧美国家保持着强大影响力。

熊园进一步指出,开放应该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通过开放、创新、改革,完善金融基础实施,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全面提升我国金融竞争力。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资本账户放开、人民币国际化等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化的问题也备受关注。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近期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多次公开表示要“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港通、债券通等多项开放制度也加快落地。

夏乐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开放”确实是目前市场极为关注的话题,但在整体金融体系的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协调和顺序。“我赞同目前账户开放优先由外对内开放,鼓励海外资本走进来,而对国内资本走出去的开放力度适度控制的策略。”

(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