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新经济发展 广东多所高校发力新工科

21世纪经济报道 戴春晨 ,王鹏钧 广州报道
2017-07-14 07:00

导读:广东高校工科教育改革,几乎是与广东经济的转型同步。

近期,“新工科”教育受到各大高校的关注和响应。

不过,围绕高等教育领域工程教育的理念、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在一些地区早已开展实践,广东便是其中之一。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广东需要更多高级技术工人,需要更多的工程师。这无疑需要更强、更大规模、更适应产业实际的“新工科”教育。

“新工科”星火燎原

“新工科”这一概念,2017年广为人知。

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对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进行讨论,并达成“‘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随后,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此后,新工科建设在全国各高校建设已成燎原之势,与新经济联系更紧密的专业布局,规划培养学生更广阔的学科视野等新理念、新范式的工程教育改革被不少高校提上日程。

5月,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湖南省十多所高校、科研机构领导和专家齐聚长沙理工大学,深入探讨湖南省内以“新工科”发展为代表的新型人才培养;6月,重庆一批高校披露的招生计划显示,“新工科”类别专业的比例被加大;6月底,浙江省新工科建设行动八条方案在浙掀起波澜,打造一批产教、科教融合、多学科交叉的行业特色学院将诞生;同月,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召开学术报告会,围绕新工科项目申报进行探讨。

综合各地的动态信息看,“新工科”被当成培养适应新经济、新产业人才的教育模式,学生规模、学科形态进一步扩大;而在主要培养方式上,产教结合、多学科交叉则成为主要的探索方向。

“新工科”广东实践

广东高校工科教育改革,几乎是与广东经济的转型同步。

2008年之后,珠三角制造业以成本优势打天下的增长模式开始调整。国际订单波动、综合成本的抬升,一度使得不少制造企业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一场经济转型运动开始展开。无论是广东的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希望通过科技、商业模式、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创新,从而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制造成本的下降,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种思路后来演变成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1年,广东就着手推动高等教育体制综合改革,为经济转型做铺垫。这一年,广东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协议》,彼时的基本思路是,广东应依靠市场化程度高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与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学科建设不一样的新路子。

这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思路,一直延续到近年来广东着力推动的“高水平大学”及“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其中的重点,便是与制造企业密切相关的工科教育。

工科教育则是教改中的重要一环,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指出省内工科教育的三大症状: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脱节情况突出、工科教育薄弱与教师队伍普遍缺乏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以及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的主动性和互动式学习比较欠缺。

对此,广东省教育厅计划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动,即建立工科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制度,同时吸引企业兼职教师到高校工作,密切与企业合作。

“新工科”落地之后,广东各高校围绕该概念的建设则显得尤为积极。

中山大学在今年新成立的深圳校区将重点布局两个学科,除了其传统优势学科医科外,另外就是“新工科”,将针对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新型产业专业进行布局,也包括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

招生计划显示,中大深圳校区主要是根据深圳的需求和产业特点,重点布局医科“强项”、补齐工科“短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对此解释:“中山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但其实工科是短板,我们在深圳校区办学,补的就是工科的短板。”

工科名校华南理工大学同样也在布新局。6月8日华工发布的2017年招生计划显示,其与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共建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启动招生,首次招生的院系包括微电子学院和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

在其建校协议的规划里,未来该校区总共将设置多达十个的全新“新工科”学院,涵盖高端装备制造、量子通信、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

另一广东老牌工科院校广东工业大学,“新工科”也是其今年招生亮点之一。广工副校长章云表示,广工发力探索发展“新工科”教育,设置和改造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等多个新工科专业,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方面的工程教育新模式上,广工也会设置多个特色班。

例如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与东莞国际机器人基地、香港科技大学合作设立,选拔自动化、机械、计算机、信息、数学、工业设计6个专业一年级学生,探索现代制造服务业高端工科人才的培养。

相较于其它地区,广东多家高校的“新工科”改革显示出更强的“实用主义”。新设立、扩大的学科领域均对准了广东重点的新兴产业。这也是广东的优势所在——在人才紧缺的背景下,“新工科”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很快在本地投入产业的服务中去。

产学研合作解题

需要指出的是,“新工科”教改的落脚点不仅仅是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上,工程教育的改革更需要与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业态相匹配,这就要求产学研更加深化的合作。

早在2010年,我国便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世界、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其追求的培养特点之一,就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最新一期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联合626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派往企业挂职学习的高校教师达到4972人。报告认为,当前高校携手企业参与工科人才培养、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已形成共识并成为共同的做法。

这背后的逻辑是,依托完全的市场需求定制人才培养,反过来,企业人才又回到高校反哺教育,此种模式下,企业提供实践平台,高校有导师从中指导,实习生则转工作顺畅,企业也得到了适用性人才,解决了以往的高校与市场相割裂的弊端,尤其适用于工科教育。

此前,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调研,珠三角地区正大量涌现出此种模式。例如位于广东佛山的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其就搭建了一个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供需的线上对接平台,企业先发布需求,创业者或者项目团队再接单,同时,平台还联接广东工业大学,促进高校人才对企业需求的适应。

广工大研究院院长杨海东告诉记者,该平台的最大特点就是依托高校,以高校人才资源对接有需求的企业解决人才和技术问题。

在几个广东工科的主力院校中,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指标排名全国第一;截至2016年3月,广东工业大学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近500个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南方科技大学也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十几个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组成的专业体系。

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广东就先后启动实施与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产学研合作,开辟了“三部两院一省”的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局面。这使得广东成为国内创新创业的高地,有效地提升了广东科技创新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目前已和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超过200家产学研创新联盟、120余家院士工作站、近200家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超过2600家省级工程中心,而被认定的高新科技企业也超过2000家。这些机构的组建,帮助广东突破了家电、电子信息、数控装备等领域的部分共性和关键技术。

(编辑:李二民,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daicc@21jingji.com,liem@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