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执掌兵器: 长安稳销量还是推改革?

21世纪经济报道 纪伟 北京报道
2017-08-08 07:00

8月1日,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高选民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上宣布,徐平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同时免去徐留平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接替徐平在一汽的职位。次日重庆长安工业集团也在官网发布该公告。

“二徐”对调事件一出,引发行业热议,纷纷猜测徐留平到任一汽后会作出哪些调整,同时徐平到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后会继续沿用以往“打法”还是进行新一轮改革。

早在今年2月中旬,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在长春签署了战略性框架协议,以至于外界纷纷猜测这是一汽与东风集团即将合并的强烈信号,甚至有评论预测一汽与东风将在今年内完成合并,然而从市场角度来看,困难很大。

同样,这次“二徐”调动在引发了关于“国企改革”的猜想的同时,再次引发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合并的舆论。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仅从高层人士职位的调动来判断三者即将合并并不科学,合并涉及诸多利益问题,很难达成一致,但是三者之间的合作与协同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汽、长安、东风有必要尽快在整车、零部件、物流等多方面进行合作,从而降低成本,这对长安汽车来说也非常迫切。

“徐平到任后,主要任务仍是推进兵装集团改革发展,其中长安汽车主要面临的问题仍是如何去平衡利润和销量之间的关系,由于长安的造车成本较高,以至于单车利润较薄,若要调整将会涉及到整个集团内部结构,难度较大。” 一位业内专家8月5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徐平的“新使命”

在2015年4月底,时任东风汽车董事长的徐平在与一汽集团前掌门人竺延风换防之后,顺利完成了其在一汽集团的过渡阶段。自2015年5月7日徐平上任一汽集团董事长和党委书记后,其在一汽集团主要进行了三方面工作,摸底调研、稳固大局以及对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政策宣贯,并走访了集团营销部、财务部、经营管理部和技术中心等多个部门。可以说,经历了徐平时代的调整稳定期,一汽将在徐留平的带领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而对于执掌兵器的徐平来说,他又有了新的使命,就是推动整个兵器集团的机制改革。今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实施年,央企混改未来将在数量、层级、深度等方面寻求更大突破,尤其是军工、民航、通信三大行业推进的力度和进度存在超预期的可能。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第二批试点共10家央企已批复7家,目前正在筛选第三批企业,石油、天然气领域混改试点拟待油气行业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后,将在第三批试点中统筹推进。

除已公布的试点央企外,其他多家央企也正积极推进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军工领域,中国兵装已制订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初步方案,确定了4家试点单位。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印发《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试行)》。

目前来看,军工等领域也将成突破点。但是,与一般的国有企业不同,兵装集团将所属工业企业分类实施差异化改革,重在军工改革、军民融合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确定四家军工企业混改试点,将积极推进特种产品资源整合、长安工业与库卡合资,嘉陵资产重组,而长安汽车将成为汽车行业第一家推出股权激励的中央企业。

业内人士分析称,徐平来到兵器之后,混改无疑是其重要任务之一,除此之外,与一汽、东风的合作,对兵装集团的发展也同样受用。

当然,在推进兵器集团改革的同时,作为先后执掌过东风、一汽以及长安的掌门人,在汽车行业经验丰富的徐平,对于三者之间的整合更有发言权,也更能指导长安汽车在三者的协同中受益。

目前,长安集团核心战略是合资和自主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早在2015年,长安汽车曾发布“654”战略,争取在2025年实现无人汽车量产,在今年4月中旬,徐留平再次明确战略方向,长安汽车发布长安全新设计哲学“生命动感”以及设计理念“智色双旋”,在战略层面上开启下一个三年的指导方针。

回看徐留平在执掌长安的十年,除去对资本的运营,还兼并中航、主导马自达、福特、PSA等合资业务全盘布局,整合长安集团庞大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的优势。

在徐留平规划的“愿景2020”中,长安汽车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其中,汽车产销500万辆左右,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自主品牌占60%以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销100万辆左右。然而,还未完成上述愿景,徐留平就已经离开长安集团。

业内人士分析称,长安汽车无论从战略层面还是销量目标相比一汽更加明确,留给徐平的,更多的是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让一汽、东风以及长安之间的大协同,最终让长安自主品牌受益。

自主业务仍是改革重点

不可否认,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板块,在三大央企中是最领先的,但也面临问题。

“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应该学习长安,长安已经形成了正向研发的体系和流程,掌握了整车研发的核心技术,包括五国九地的研发格局,各有分工、协同研发。”

8月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向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长安汽车的业务可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福特、马自达、铃木、DS等外商的合资企业,另一部分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商用车的制造,其中长安自主长期不盈利,虽然自2015年开始盈利,但占总利润比重也比较小。

事实上,长安汽车利润与销量的增幅并不相符。据长安汽车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长安汽车净利润仅为24.01亿,同比下降10.18%,而第一季度销量为34.26万辆,同比上涨11.67%,位列在华汽车品牌销量第二名。

目前来看,长安汽车“薄利多销”背后存在一定问题。“相比吉利,长安自主品牌的单车成本较高,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零部件采购成本过高,导致整车的盈利能力下降,对此,徐平能否进行大幅度改革尚属未知,但可以预见,若要改革将会影响今年长安汽车整体销量。”上述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称,长安旗下逸动、CS35、CS75等主力车型,其单车营业利润却不足千元,远远低于长城、吉利等企业,以此看出,长安在成本控制等诸多方面仍有待改善。

当然,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也出现了分化,长安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就像奔驰、宝马、奥迪的竞争,关键是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力,仅靠一款产品短期提升属于撞大运,靠体系和能力会有起伏,关键是总会在螺旋中前行。”徐向阳表示。

7月6日,长安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累计销量汽车142.95万辆,同比下降3.63%,其中中低端车型如轿车销量呈下滑趋势,如上半年逸动系列累计销量5.4万辆,同比下降33.7%,悦翔系列累计销量3.9万辆,同比下降27.8%。

对此,长安方面曾公开表示,长安汽车必须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因此在近两年内长安会主动对一些效益不好的产品作出调整,目前已经淘汰了11款车型。

不可否认,一汽、东风、长安的之间的协同,特别三方联手在采购成本方面的大幅度节约,对于长安汽车来说,非常现实。

(编辑:何芳)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