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就业报告:44.8%“海归”初次就业收入低于6000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戴春晨 ,王鹏钧 广州报道
2017-08-12 21:00

海归还有含金量吗?

如今,“海归”头衔还能为个人就业带来多大优势?

8月12日,《2017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40%以上海归的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月工资低于自身期望的占比达68.9%。此外,在此次调查中,实际工作收入高于个人期望收入的仅为1%,认为基本符合的占比30.1%,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的占比68.9%。

据了解,该报告由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这已是两机构第二次发布针对海归归国就业创业的调查报告,此次调查共收到问卷3032份,其中有效问卷1821份。

半数海归认为自身竞争力高于国内同侪

调查显示,在留学期间,海归在适应生活等方面的能力获得全面提升,这其中以“生活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位居前三,分别占比89%、84.9%、84.4%,专业知识和技能位居第四,其次是创新能力和人脉网络的扩大。

同时,九成受访者认为,海归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国际视野、语言优势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也有近四成的受访者具备国际项目的合作经验,非常了解海外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就业劣势则主要体现在海归们的“水土不服”。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四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还不会与政府打交道,遭遇行政审批阻碍无法应对,同时,也不熟悉国内的市场环境。此外,一半的受访者会为错过“校招季”而头疼。

与没有留学经历的人相比,海归对自身在国内发展的竞争力的评价结果为:48.4%的海归认为自身优于国内同类学生,22.8%的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差别,10.8%的认为不如国内同类学生。

七成海归初次就业收入在8000元以下

在海归就业的工资分布上,调查显示,6000元及以下的占比为44.8%,6001—8000元的占比为22.7%,8000—10000元、10001—20000元的分别占比为13%和13.7%。

实际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收入相比较而言,认为远高于期望的仅为1%,认为基本符合的占比30.1%,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的占比68.9%。

此外,在海归的就职行业中,排名第一位的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其次是金融业,以及文体教育/工艺美术,占比分别为15.5%、14.6%、9.9%。

而在工作岗位的类型中,销售为首位,其次是技术、市场/公关/广告,分别占比13.5%、12.3%、10.3%。

从留学经历对个人国内职务变化的作用来看,50.1%的海归认为留学经历有利于个人职务的提升,44.8%的认为基本没有影响,剩余5.1%的海归人员认为留学背景不利于职务提升。

(编辑:吴红缨)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