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医生助手还是对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萍 北京报道
2017-08-17 14:50

一群乳腺癌的专家在讨论人工智能,这会是个什么场景?

人工智能在各个垂直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而在医疗领域IBM Watson的应用又是今年最热的一个话题之一。

今年初百洋医药集团旗下百洋智能科技拿下了IBM Watson for Genomics(沃森基因解决方案)、IBM Watson for Oncology(沃森肿瘤解决方案)等独家分销权并迅速在临床医学开始应用。

IBM Watson的推出引起了医学专家们较大的关注。近日,CSCO(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上百名乳腺癌专家们在北京雁栖湖也探讨了“人工智能是助手还是对手”的话题。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307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江泽飞教授以在医学影像和病理中的应用为例阐述了人工智能可能的前景,并剖析了人工智能所具有的优势。

江泽飞认为,在未来,Watson“机器人”作为具有可以“学习”、“推理”功能的“机器人”在肿瘤治疗、基因检测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表现值得期待,成为助力肿瘤医生的帮手。

以Watson for Genomics为例,该应用平均每个月可以增加超过10000篇科学论文数据和100个新临床数据,仅需几分钟时间便可系统化地对每一个基因组变异的产生提供注释文件,认知计算可大规模完成常规人力无法操作的工作量。

 “在鉴别诊断乳腺病变时,传统方式是用触摸方法,或者只是用超声波法,而磁共振从它增强前的早期、晚期的属相,结合同侧乳房的背景,通过量化的影像特征,能够真正地判断肿瘤位置,与周边的关系,以及它可能的恶性程度,可量化之后的数据是非常庞大的,光靠人肯定是很难完成。所以对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是今后大规模的检查过程中,显然需要这样的智能系统。”江泽飞举例说。

对于人工智能前景,百洋医药集团、百洋智能科技董事长付钢表示看好,但认为最终做判断的仍是负责诊疗的医生。“医生是盘活大数据的核心环节,没有专业的医生一切数据都是没有价值的,医生始终是治疗的核心,尤其是在肿瘤等癌症治疗领域。IBM Watson 的开发是给医生做伙伴,临床协助,替代医生是不可能的。”

在上述会议上,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人机对话”环节。由中青年医生代表团与Watson“机器人”进行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决策的讨论。

在该环节中,江泽飞共展示了11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的病例,包涵了luminal型、三阴性、HER-2阳性型乳腺癌手术后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方案和晚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是否应该进行21基因和BRCA基因的检测;以及如何妥当、正确的解读基因检测结果这些临床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医生们和Watson“机器人”需要分别给出“最佳”、“可选”“不可选”的三类治疗策略,通过现场的专家点评团对治疗决策选择差异化的点评和探究,使得在场听众对治疗选择的研究依据和决策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两组的选择可谓各有千秋,面对“机器人”强大的“大脑”,医生组展现出来了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和临床思维,对每一套选择的方案都有清晰的研究依据,同时考虑到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实际情况。

从Waston“机器人”给出的结果看来,涵盖到的乳腺癌领域的文献较为全面,但是 希望未来,临床研究结合真实世界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医生智慧,能够发挥所长、共同携手在临床与科研中,推动中国乳腺癌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上述会议上同时启动了“Watson肿瘤方案用于中国乳腺癌患者治疗决策研究——多中心、随机、双盲IV期临床决策评价研究”,这也是Watson全球首个多中心临床决策研究项目。

这项由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导、IBM Watson Health和百洋智能科技支持的临床研究,将纳入2000乳腺癌例患者,验证“在不同阶段和难度的患者中,智能决策和专家决策之间(的异同),以及在智能决策的帮助下,专家决策(水平)是否能更高。

对此,百洋智能科技首席营销官王必全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是一次多中心的研究,最终有两千例的患者会分为三到四个组。“为了能够了解Watson肿瘤这个产品是否适合中国,一致性如何及将来怎么应用会更好。此次研究结果也将对Watson本地化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Watson Health事业部总经理郭继军亦指出,Watson是基于美国的经验得出的很多结论。“我们希望AI跟医生能够达到人机的一个强强联合,而本地化方案恰恰需要本地化的一些专家给它相应的支持和培训。”

 

 

(编辑:贾红辉)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