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剪影:越来越能跑的中国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周慧 北京报道
2017-09-19 14:04

除了暴晒和次日下午5点多才能查成绩外,都不错。

如果沿途没有充分的水、海绵、冰块补给,没有热情的志愿者,热天无法想象会发生什么。相对2015年的缺水吐槽,今年的服务细节充分展示了37岁国马的综合实力。

最动人的还是这3万跑者,今年北马完赛率超过98%,印象中这是我看到的国内最高完赛率的马拉松,从大众选手的成绩排名来看,也是高手最多的国内赛事,即便天气不如去年,整体成绩也高于去年的北马。

去年我写了《北马一场中年男人的苦行僧式修行》,作为一个被称为“内心戏多”的业余跑者,今年又写了一份北马记录。

作为一个从10公里就开始想退赛的人,36公里开始彻底跑崩,最后还是被密集的人潮,带到433成绩完赛。过去没跑过热天的比赛,这次最煎熬,最后4公里,却也是我看到最少有人走的比赛。

一位朋友总结,北马的舞台跟这个城市一样,舞台足够大够吸引力,同路者来自五湖四海,当你站到一个大城市CBD街道上,人流自然会簇拥着你前进,来不及思考,容不得你停下。

 想上收容车的32公里

没有跑崩过马拉松的跑者,不算真业余跑者。

天气也给了人跑崩的理由。当然主观缘由还有很多,没好意思承认,比如相对去年体重增加,没训练,偶尔晨跑都是730配速。

跑完邻居朋友很难相信,我居然用600前后的配速跑了近30公里。平时朋友都是500配速,这次全程居然跑了5个半小时。

北马的人来自全国各地,跑道上各种细节激发记者本能的好奇心,我习惯性边跑边跟各路人聊天。

  起跑点附近,一枚男子把自己的帽子给我了

遇见一位南京过来的父亲,推着儿童车里的儿子跑,速度还不慢,我跟他聊,他妻子在大学当老师,他作环保行业,妻子在终点等父子。

5公里左右,我跟一男士跑,没聊几句,发现我们有共同的同学,一会儿他又不断遇见他人大的师兄师姐。

                       晒到打伞的跑者

跑到10公里左右时,我开始关注路边有没有收容车,或者地铁口。但全程也没其他人开溜,也没人中暑晕倒,一个人走开也挺孤单,就继续跑吧。

随后我开始跟一个赞助商的兔子(配速员)跑,我们基本保持600前后配速跑。对我这种容易泄气的人来说,长跑每个阶段都需要有目标,而且目标比自己稍微高一点最好。兔子一直夸我跑的轻松,我也只能坚持“轻松”。

                      一位晒伤的男跑者

半程前后,看到一高手身材的非洲妹子,扶着栏杆走动,一个工作人员跟在后面照顾。这是我参加比赛以来,第一次见到黑人选手,平时他们都是领完奖我还没到终点。身边跑者猜测,应该是黑人精英选手被热天气跑崩了。

32公里开始跑不动,旁边的兔子一直说,你呼吸都很轻松,420完赛没问题。我说你跟我讲你跑崩跑惨的经历吧,兔子开始跟我讲各种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的经历。

到36公里已经绝望。兔子鼓励我,我说真跑不动了,已经带着哭腔。兔子要完成匀速的使命,我不能拖累他,自己慢慢走下来。

最后五公里的风景

                跑过天安门的密集跑者

放弃坚持,就跟放弃一段感情一样,做抉择之前最难受,很难说放弃和坚持那个更痛苦。

对于马拉松,我的原则是可以慢跑,但在绝不停下走路,后面的跑动都是双腿凭惯性活动,停止了惯性,就跑不起来了,越休息越累。深谙如此,所以我也从来没走过。

停下后,周边只有我一个人在走,为不挡路,我撤到路边太阳大的地方走。

北马最神奇的一面开始显现了,大家都太能跑,掉队的人不多。所以全程都是密密麻麻的人,按照性别比例和成绩比例,我跑的区间大多是密集的中年男人,最后大家都在机械的跑动。

其他比赛,选手很容易拉开距离,北马人太密集,跑慢或者走都会挡路。走到37公里的时候,发现“不行”的人变多,有停下拉腿的,喷药的,还有个姑娘直撑着伞慢跑。

这是第一次认真看最后五公里的“风景”,37公里后是真正的马拉松的开始,以前跑的轻松,没有如此深刻的马拉松式煎熬。选手整体慢下来,没有人聊天,没有人脸上有轻盈感,11点半后的骄阳,晒的很多穿背心的人皮肤黑的发亮。

我们为什么要上路,大家为什么要从五湖四海奔到北京,来暴晒几个小时,每次跑马看到这些表情痛苦的人类时,都会想这个问题,此次在烈日下痛苦的思考。

我还发现,当你慢下来时,越落到后面,越会觉得大家都慢,当冲到前面,同步的也大多是快的。这跟当下穷人大多会越来越穷,富人会越来越富一个逻辑。细思极恐。

正琢磨时,背后有人喊121,我等他跑过来,问他为什么喊口号。大概了解到他是张家口的高中体育老师,1米8左右的硬汉身材,光着上半身黝黑的肉体,黑红的脸,面无表情。他一路喊口号,一个人跑出了一个队伍的气势,嗓门很有穿透力。他说,跑不动了,喊口号帮忙坚持。

又看到一位清华EMBA的男子,他说,是第一次跑马拉松,他跑几步就停下来推他的女同学。女同学已经跑崩,他推着她的背,一起往前挪跑。

我也跟着重新跑了起来,一方面我发现放弃比坚持更痛苦,还是得重新上路,不然后面500选手过来后,我跟着他们应该会跑的更慢。

完全走路的人不多,很多人是走两步又跑起来,我一边慢跑,一边给走路的人加油,这个时候陌生人的加油,也是一种鼓励,大家都在想各种理由让自己再坚持一会儿。

有个微胖北京小伙儿跟我说,这是他第一次跑全马,实在跑不动了,我说反复跟他说,你真棒,第一次就能跑到这个区间,是很好的成绩了。小伙儿从面色来看,确实已经跑不动了,但他就没停,几乎跟我同时到了终点。

 3万人的内心戏

3万跑者,不仅是越来越能跑,还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人。起跑前一位男士把帽子给了我,以至于我在想他有没有后悔,是否全程晒的想砍我;

还有那位兔子大哥,一路帮我取水和海绵,瓶装水都是我喝几口,余下他给拿着,如果没他的鼓励,我早上收容车了;

         一位手术后开始跑步的澳门阿姨

终点碰到几位60多岁的老人。其中有位60岁的澳门女士,她40多岁的时候得什么病(好像是肿瘤,普通话听不太懂),手术后腿部肌肉没知觉,开始跑步助恢复,她平时成绩在340左右,这次跑崩到422左右,她已报名波士顿马拉松。她把微信写给我,让我去澳门找她,我还发现她家在我曾去吃过小吃的那条街上。

离开的时候,听到一位南方口音男子大赞北马赛道,我说你是贵州人吧,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跑过贵州的山路的人,才懂北马的一马平川。

我每次写完跑步记录,男性朋友的反馈多是:你想的可真多。我说这才只写了一点呢,成绩不够,内心戏不少。好友冬哥,是中国气象局博士,去年北马成绩317,今年成绩319。我们跑马的思维完全不同,今年看跑步照片,有眼尖的人发现他又跟越野圈某跑步女神一直在并肩跑,而且去年北马也是他俩并肩。

其实在去年我们就提醒过他并肩有美女,今年冬哥全程依旧就没发现身边有女性,冬哥说,他的脑子里只有配速和配速。

跑步时,你看到什么,在想什么,是个有趣的思维话题,对我来说,跑马拉松是一个大party,也是一个包括人文、地理、经济学等多面的科学,还是身心体验。

身边还有一位直男工程师朋友晟源,训练计划霾雨无阻,速度里程不差米秒,马拉松对晟源和冬哥这类人来说,跑马拉松是一门数据科学,我问晟源,听说哈尔滨马拉松啦啦队大长腿模特特别好看。他说,啊,我什么都没看到,全程算配速,最后PB(破个人最好成绩记录)了。

(编辑:李新江)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