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进现实:中资投资以色列日益成熟深入 ,促进以色列产品技术嫁接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姚瑶 以色列特拉维夫报道
2017-09-23 07:00

“我相信未来五六年会有越来越多中国公司来以色列运营,目前已有300多国际公司来到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其中仅有三四中国公司。我一直告诉中方企业,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中企落地以色列,而不仅仅是收购公司后就回中国,如果你想创新,你需要参与进当地的生态圈,参与研发。”以色列经济部工业合作与投资促进部主管ZivaEger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时表示。

编者按

20多年前,以色列市场普遍看向欧美而少有人关注中国乃至亚洲;如今,“中国策略”成为以色列投资市场的主流。六七年前,几乎没有中国投资者去以色列投资,而现在,中国资本在以色列市场已经占据极具影响力的地位。在时光的画卷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上演着哪些故事?让我们为你来探究描摹。(辛灵)

“我相信未来五六年会有越来越多中国公司来以色列运营,目前已有300多国际公司来到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其中仅有三四中国公司。我一直告诉中方企业,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中企落地以色列,而不仅仅是收购公司后就回中国,如果你想创新,你需要参与进当地的生态圈,参与研发。”以色列经济部工业合作与投资促进部主管Ziva Eger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时表示。

近日,港交所主板迎来了第一家以色列公司,这家公司背靠着一个中国大股东。

9月19日,复星医药旗下激光医疗美容器械供应商Sisram Med(下称Sisram)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开始买卖。Sisram于2013年在以色列注册成立,为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亦于同年斥资2.2163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 Alma Lasers(下称Alma)95.2%的股权,目前,Alma 是 Sisram主要营运的全资附属公司。

“六七年以前,几乎没有中国投资者来以色列投资,然而近几年来自中国的投资增长显著,中国资本在以色列市场已经占据了极具影响力的地位。”美泰(Meitar)律师事务所公司和证券业务部的合伙人、中国业务部负责人Yoav Sade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国资本投资以色列大致可归类为三种路径:一是间接投资,即成为风投基金有限合伙人(下称LP),或与其合作;二是直接投资以色列初创公司;第三种是并购成熟公司。活跃的投资者类型有风投基金、互联网巨头和集团公司等。投资类型多为战略投资,单纯的财务投资较少。投资逻辑主要是以色列产品或技术嫁接中国市场。主要标的行业为高科技、医疗健康等。

据汤森路透向21世纪经济报道提供的数据显示,中资在以色列的跨境并购规模由2013年的250万美元,上升到了2016年的160亿美元。

据以色列研究机构IVC去年3月的数据显示,截至当时的十年间,有超过120家以色列高科技公司从中国获得融资,自2012年开始,来自中国的新投资者共有64家,其中2015年达18家。中国投资者对以色列初创公司的直接投资从2012年的1.18亿美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4.67亿美元,估计2016年的规模达5亿美元。

不过,汤森路透的数据还显示,截至9月14日,今年新披露的中资在以色列的并购明显降温,仅为1.06亿美元,共9宗。另据清科私募通向21世纪经济报道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总部在中国的风投基金对以色列的投资在2016年也创出了历史峰值,但今年以来降幅同样显著。

以色列经济部工业合作与投资促进部主管Ziva Eger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确实注意到了中资投资放缓的现象。

“对早期阶段的公司来说,影响是很大的,当他们面对中国投资者时变得更为谨慎。如果承诺的资金没有及时到位,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终点了。对于我来说,中国监管并没有特别明确,如果目前有中国投资者要投资一家以色列初创公司,需要说服标的公司,使之相信资金能够及时到账。融资是一场比赛,还有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参与,中国投资者需要考虑到这一点。以色列方面目前更倾向于与有美元基金的中国公司合作。”Business and Project Promoter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Batia Tocatly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投资标的:从成熟型公司到早期公司

有观点曾指出,尽管以色列产品和技术嫁接中国市场的协同性是极大的,但中国投资者往往青睐成长期和商业模式已成熟、又还未进入或立足中国市场的公司。但以色列大部分都是早期阶段的公司,双方的需求似乎存在一定的偏差。

“确实如此,中国投资者往往青睐可以推进市场的成熟产品,他们一般不太参与早期阶段的投资。这会带来一点问题,不过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技术足够好,就不必担心。早点去接近他们(中资),A、B轮的时候就去。”9月6日,一家当地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在特拉维夫DLD创新节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创新节的现场聚集了世界上百家初创公司、风投基金、天使投资人和大型跨国企业,其中也不乏中国面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遇到了蓝驰创投的投资合伙人姚欣,这是他第二次来以色列,并透露该公司即将披露在以色列的第一笔投资。“以色列的确是一个创新度很高的国家,全球化又做得好,这是我们看重并在以色列投资的原因。而以方看中的是潜在的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市场、供应链等,我们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布局。”

9月8日,以色列无人机公司Airobotics宣布完成325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蓝驰创投中国领投,微软创投等战略投资者跟投。

“当中国资本最初来到以色列市场时,他们确实聚焦于成熟公司,也就是那些产生资金流、已盈利的或者已有国际立足点的公司。在过去两三年以来,当中国投资者越来越有经验,会发现他们的目标从最初的成熟型公司转移到了早期阶段公司,你还可以在间接投资-风投基金中找到他们的身影。”Tocatly表示。

“我现在平均每月在以色列接待2-3个中国代表团,他们往往小心谨慎,花时间研究。当中国代表团来考察时,他们往往会去见初创公司、成熟公司还有基金、孵化器等等。当他们寻找初期项目时,相较成熟公司,他们更易在公司内获得一席之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投资早期阶段公司。”Tocatly表示。

“早期阶段投资的估值明显较低,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意识到了这一点。”Sade说。

投资方式:从LP到GP

中国投资者发现在以色列要靠自己寻找到好标的,存在一定难度,转而开始通过投资当地基金进入市场。以色列研究机构IVC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以来,至少有16家以色列风投基金获得了中国投资。比如Pitango拿到涌金集团的融资,Carmel获得百度和奇虎360等注资,阿里和盛景等注资JVP,联想注资迦南基金等。

“复星医药是重要投资者之一,不仅如此,现在我们的合作也结出了果实,我们投资过的Kite Pharma和复星医药今年一月宣布,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以色列医疗健康风投基金Pontifax联合创始人、管理合伙人Ran Nussbaum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Pontifax成立于2004年,目前管理资产规模超3.5亿美元,投资组合内约有50家公司。

谈起和复星的合作,Nussbaum表示是双赢的。“我们对于美国市场非常熟悉,我们熟知如何和他们合作。但我们对中国市场了解很少,但这是个无法忽视的市场。复星此前收购了以色列的Alma Laser,又尝试收购以色列的保险公司,使得其在以色列为人熟知。我们先和他们做了一笔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交易,后来,我们尝试讨论如何推进合作到战略层面的关系,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提议说,该公司可以投资我们的一只基金,投资少数股权并作为普通合伙人(下称GP)。由此,我们又与复星医药做了两笔交易,一笔是Kite Pharma,另一笔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这是双赢的合作,一方面复星医药得到了不错的回报,还可以接触我们的投资组合公司及筹划中的投资项目。而我们则得到了资金、优秀的合作伙伴和见解。”他透露道。

除了和复星的合作外,该基金和无锡药明康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无锡药明康德)也有合作。“无锡药明康德投资了Pontifax,另外该公司的董事长李革作为私人投资者也投资了我们的基金;药明康德在波士顿拥有一只基金,这只基金会与我们的基金联合投资。”Nussbaum说。

“在医疗健康这一块,中以之间有很好的协同性。有许多的中国公司正在寻求器械而非药品,主要是医美应用方面,这些标的的价格往往低于制药公司,可以快速在中国市场铺展开来。我想双方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因为双方的需求是互补的。更聪明的中国投资者学到的是,如果他们想真正实现创新,最终成为影响全球市场的跨国公司,他们可以在以色列获得投资估值相对低的公司,和本土的风投基金合作,然后去寻找好的技术。”Nussbaum说。

Vertex Israel(祥峰以色列基金)也获得了来自中国的投资。“到了2013、2014年左右,国科控股参与了我们第四只基金的募集。近期,双方的合作将更进一步,不单单是LP的关系,我们正在将我们投资组合中的公司介绍给国科控股,国科控股旗下有诸多公司可以进行协同。不过,现在还不到披露的阶段。这其实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做的,将以色列公司带进亚洲市场。”Vertex Israel(祥峰以色列基金)普通合伙人David Heller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David Heller

据悉,Vertex Israel专注云技术、物联网、网络安全等IT技术的投资,目前管理资产规模超7亿美元。

据了解,中国投资者和以色列风投基金的合作模式已经从早期的LP身份开始转向GP身份。

“我最近参与了一个早期医疗健康基金的成立,由一个以色列团队和一个中国团队进行管理,计划在年内成立,规模预计为1亿美元。现在还没到公开的阶段,可以透露的是所有的LP都来自中国,Co-GP(联合投资管理)结构,重点关注以色列医疗领域的技术,将其引入中国。另外,我从一家拥有美元基金的中国基金处得到了询问,他们想让我介绍GP,我后来又介绍了一家以色列GP和一家中国GP参与,他们计划成立三方的合作,将不仅投资以色列,还投资其他市场。”Tocatly透露。

“我相信未来五六年会有越来越多中国公司来以色列运营,目前已有300多国际公司来到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其中仅有三四家中国公司。我一直告诉中方企业,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中企落地以色列,而不仅仅是收购公司后就回中国,如果你想创新,你需要参与进当地的生态圈,参与研发。”以色列经济部工业合作与投资促进部主管Ziva Eger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时表示。

(编辑:辛灵,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xinlingfly2007@163.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