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打造“双一流”需要多项配套改革,使高校研究人员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

21世纪经济报道 祝乃娟
2017-09-23 07:00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令社会备受关注。这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

根据我国的规划,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因此,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必须有明确的“分级”与差异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规划目标,并且打造一个有梯队的高等教育体系。如果说“211”和“985”对公平与地域照顾颇多的话,那么,此次的“精准支持”则更注重效率。

9月21日,教育部通过官网正式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此次名单涉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这些高校自身基础条件较好,入选是理所当然。其中,京沪高校较多,这源于它们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这是一种“马太效应”。文件也指出,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支持;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范围的地方高校,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予以引导支持。因此,京沪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投入问题不大,中西部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与相关学科的投入,则应该想办法被夯实。

当然,打造“双一流”并非仅仅是钱的问题。根据规划,我国将支持建设一百个左右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我国作为转型经济体,面临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的紧迫挑战而推出了“双创”,并已形成了一种创新的氛围。统筹办法中指出,要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打造“双一流”也是在学科建设方面对创新现状的一种确认与推动。也就是说,双创已经为打造“双一流”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但是,我国的基础研发仍待加强,基础性领域的研发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并且许多研发可能还不能立马转化为实际应用和生产力,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得这些高校以及高校研究人员静下心来做研究,而不是抱有一种浮躁心态。这需要推动高校体制改革,可考虑将高校教师分为教学类和科研类,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同时,要进一步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到课题申请程序的改革,小到报销程序的简化,都需要更进一步的推动,更大力度地解放科研人员。

统筹办法提出,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可能是近年来首次将哲学社科体系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处于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由此决定的市场工作岗位更偏好应用技术与科学、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熟练工,社科类尤其是哲学类专业遇冷已非一两年之事,但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建具有非常的重要性,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以及中国气派的哲学社科体系,对于民族复兴以及夯实民族自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关键在于给予更多的研究自由与思考。

打造“双一流”的工作应该做好遴选与退出机制。初次遴选并不是一劳永逸,退出机制的确立是一种“硬约束”,以敦促高校将投入真正用于研发。但是,也需要以学科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比如基础领域的研发,可能五年作为一个考核期就不太合理。对于这些学科与研究,应更加注重投入的实际流向与进度管理,而不是着急看它们是否能够快速应用。(编辑 欧阳觅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