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为什么我们要关注非理性的“利他主义”行为?

21世纪经济报道 孙立坚
2017-10-11 07:00

孙立坚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理查德·塞勒获得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说是给经济学界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 经济学的生命力不在于他自我的精致化、复杂化、标准化,而是在于能否回答人类社会与时俱进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塞勒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0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他的力作《赢者的诅咒》。中信出版社在2008年、2015年分别推出了中译本《助推》、《“错误”的行为》等代表作。从中我们能感受学院派里的“另类”思想和人物,他们乐于捕捉到经济现象的本质,并由此形成的分析问题的理论体系,他们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代经济学的主流力量。

按照正规的理论体系来讲,一个社会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开放竞争的力量。要保护好这样的市场环境以充分达到完全竞争的效果,就必须要强化信息的披露程度,必须加强社会行为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所需要的理性选择的专业化教育,从而使得社会个体在利己主义的原则指引下,自愿的借助于市场价格的规律进行理性的投资和消费,以此达到企业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家庭部门享受最幸福的生活方式的效果。

但是,塞勒提出了很多挑战这种思维的经济现象,并提醒我们要尊重真实世界中“错误行为”的存在,甚至以“助推”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正规学院派一直以来基于理性人“利己主义”的假定所开出的解决问题的药方而又没有效果的现实问题。比如,高收益高风险的价格规律屡屡失效源于人们极端厌恶风险而看不到收益补偿的积极一面。又比如,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机制带来了低水平的发展后果,根源在于那里的人们往往行使自己的决策权利来要求政府把税收用于当前的福利改善上,而不愿这些钱拿去改善投资环境。我在日本留学也发现了塞勒所谓“自我控制”的社会现象。日本孩子从小接受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利他主义”教育,但这种“利他主义”的习惯,有时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深度沟通的困难,甚至让我们感到这个民族的冷漠,因为逾越一步他们都会觉得就可能“侵犯”到别人的隐私。日本社会自我和他人有着明确的界限,这也是外国企业在日本难以生存的原因之一。塞勒还把现有的正规“理性人理论”甚至在高效的金融市场都无法讲得通的案例,归结于人的过度自信,旁观者的好奇心,非理性“骑泡沫”等“陋习”所致。

总之,塞勒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很多来源于真实的世界。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写作风格再去影响真实的世界,体现了经济学穿透现实社会的复杂表象勾勒出指导社会实践的学术魅力。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初期,所遭遇到的正规学院派无法适应它的碎片化证据和“有意搬弄是非”的价值判断而对它不屑一顾的待遇,这让我想到“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这句套话。不得不强调的是,即使如此,塞勒等行为经济学学者当初付出的没有高回报的努力,却换来了今天的成功,这又是一个“利他主义”笑到最后的经典案例。据说,理查德·塞勒在获奖后被问及,是否会很“理性地”使用这笔奖金。他的回答是,“我会尽可能地用非理性方式花掉奖金。”让我们拭目以待。(编辑 李靖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