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进“联姻”先声布局生物类似药 借道本土企业抢占中国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卢杉 南京报道
2017-10-13 07:00

“合作伙伴从来没有50/50,是51/51,永远是多出1%给予更多支持。我们一直关注中国药品的改革、发展及监管。”安进公司执行副总裁Tony Hooper日前在与中国先声药业的签约仪式上表示,“这次合作可以让高质量的生物类似药在中国上市,我们期待两家公司长久的联姻。”

10月12日下午,全球生物制药巨头安进公司(Amgen)与中国先声药业在南京宣布启动生物类似药联盟。此前的9月26日,双方在美国加州安进总部签订了合作协议,称将在中国市场共同开发及商业化四种生物类似药,涵盖风湿免疫、肿瘤领域,是中美药企在生物类似药领域第一次展开较大规模的合作。

协议内容包括安进公司将继续负责四种生物类似药的共同开发、上市许可申报和生产;先声药业将负责生物类似药在中国市场的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安进公司保留特定的产品共同推广权。协议所涵盖的生物类似药为安进现有生物类似药产品管线的一部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此次先声与安进的合作药物,包括治疗类风湿疾病的阿达木单抗Amgevita和治疗肿瘤的贝伐珠单抗Mvasi。这两款生物类似药是FDA批准的各自品类的第一款生物类似药。另外,在中国市场上,安进的阿达木单抗Amgevita已于今年8月在申报临床,贝伐珠单抗Mvasi也将在今年底申报临床。

自加入ICH后,CFDA不断出台越来越严格和规范的监管政策,选择借道本土具有注册、渠道优势的企业来打开中国市场,成为越来越多外资药企喜欢的合作模式。方式也愈发多元,包括合作研发,如礼来与信达;购买在研药物、销售权的让渡,如新基与百济神州;发挥各自在研发和渠道上的优势,如此次的安进与先声。

本土企业起势

安进公司成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2017年第三季度市值达1400亿美元;2017年上半年营收112.74亿美元;在生物类似药领域,安进的研发实力覆盖60%的大品种。

生物类似药,和原研药相比,其质量、安全性和疗效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但价格更低,增加了患者对高品质生物药的可及性。目前安进的5个生物类似药在研项目包括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依库珠单抗、英夫利昔单抗。

安进2012年正式进入中国,“要以最快的时间把药带进中国,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安进副总裁兼日本及亚太区总经理温陈佩茜解释选择先声的原因,“我们在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确实是非常谨慎,要共同秉持最严格的商业、质量的标准。”

随着近年来海外人才回归、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的增多及研发技术大幅提升,对跨国药企们来说,中国市场已经从单纯的大型销售市场,转变为具有一定研发实力的投资标的。

中国企业的本土化优势是投资者越来越看重的考量因素,百济神州首席财务官兼首席战略官梁恒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小公司资金、团队能力有限,但在中国,制药行业跟政府的关系非常重要,其中涉及申报、市场准入、医保对接,本土企业对市场的熟悉,对于国外药企在华上市产品也有很大帮助。”

“我猜想安进团队是用放大镜反复扫描中国本土制药公司,选择先声估计是他们发现有开放和合作的基因。”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补充说,从商业合作谈到了战略联盟,“谈判开始,对于高端生物类似药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和CFDA的审批,我们还有很多的担心和疑虑。安进的收入的80%来自于美国,所以中国业务还没有发力,对中国市场特别的谨慎。下一步合作会不断地拓展内涵和广度。”

此时,国内的积极政策助推了一把力。

2015年以来CFDA的药审改革涵盖了生物类似药领域。2015年《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中国生物类似药法规开始逐步完善。2016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首次提出,“药物审批时应当重点关注: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的类似”。今年10月8日,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再一次明确提出“支持生物类似药”。

对于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内容,安进中国区总经理张文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安进跟先声的合作范畴是最能够有产出的领域。事实上在很多领域我们并不排他,我想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加入到生物类似药的研发领域。”

生物类似药迎“春天”

生物类似药在全球范围内还属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目前,欧美国家批准的抗体类生物类似药不超过10个,在中国还是空白。

2016年全球处方药物销量前十位中,单抗类生物药占了6个,分别为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这6大明星单抗产品市占率达到63%。2016年全球TOP 200 药品销售数据显示,生物药占70个,总金额1572亿美元,占比达44%。

单抗药物蛋糕巨大,想分食的人也多。

今年6月30日,艾伯维旗下蝉联了五年全球“药王”的修美乐(Humira)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了新的适应症银屑病。

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全人源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2002年在美国获批上市,作为免疫类药物,目前修美乐在全球获批的适应症多达14个,在超过96个国家或地区销售,其2016年销售额高达160.78亿美元。

尽管艾伯维给修美乐上了重重专利的“防护盔甲”,但架不住160亿美金的市场蛋糕太诱人,安进和其他生物类似药公司频频发起专利挑战,各方在专利诉讼上打得不可开交。

最新消息是,艾伯维和安进就阿达木单抗类似物的专利侵权诉讼于今年9月28日达成和解。艾伯维给予安进的阿达木单抗的非独家专利许可授权,该授权在美国市场自2023年1月31日起生效,在欧盟大多数国家则自2018年10月16日起生效。

安进承认艾伯维声明的修美乐专利有效,需向艾伯维支付基于阿达木单抗类似药销售额的版税。美国市场占据了修美乐全球销售收入的65%左右,保护了美国市场意味着修美乐未来5年的增长依然可期,而安进则可以一年后在美国之外的市场大做文章。

在中国市场上,修美乐虽在各地上市的价格不一,但单支价格几乎都在7600元以上,以两周一剂的用量来看,患者每年需近20万元费用。具有价格优势的生物类似药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而在同一个产品上,安进与艾伯维的和解、与先声的合作几乎前后脚宣布,抢占市场的心情迫切。

全军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认为,“高品质的生物类似药对于临床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使用昂贵的癌症生物药打开了一扇门。希望两家公司扩大合作,也希望安进早日把EPO、GCSF的长效制剂、骨转移药品等更多药品引进到中国,给中国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