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资本投资进阶,聚焦文体、新消费等板块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申俊涵 上海报道
2017-10-16 19:10

“通过将近四年的投资实践,我们的认知也在快速迭代,所以决定在文娱体育、新消费、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等投资方向上持续聚焦。”10月15日,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谭群钊在丰厚资本年度LP论坛暨管理战略发布会上,对丰厚资本的投资策略进行了解读。

据了解,丰厚资本成立于2013年12月,由岳弢、吴智勇、谭群钊和杨守彬四人联合创办。机构聚焦于天使轮到A轮阶段的早期投资基金,目前已累计投资超过110个项目,包括疯狂老师、世界高铁网、白熊阅读、日食记、青藤云安全等。

在创办之初,丰厚资本的投资聚焦在泛娱乐、大消费、产业互联网和金融创新四方面。近四年过去,丰厚资本顺应变化对投资策略进行了重新规划。

谭群钊表示,丰厚资本将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投资基本框架,在移动互联网范畴关注文娱体育和新消费方面的创业,以及大数据、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发展。

活动当天,丰厚资本另外三位创始合伙人岳弢、杨守彬、吴智勇也全部到场,对文体、新消费、大数据与智能技术领域的市场现状和机构的投资逻辑进行了分析。 

文体领域演化存四点共性

我们在文娱体育领域已经投资了1.5亿,38个项目,平均投资年限是1.8年,年化收益达53%。”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岳弢谈到丰厚资本在文体领域的投资成绩。

他表示,从中美对比来看,美国文化产业占GDP的25%,体育产业占GDP的2.9%。而中国文化产业的GDP占比是4.5%,体育产业的GDP占比是0.6%。其中的巨大差距,体现出中国文体领域的发展空间。

“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有1万亿人民币的文化娱乐市场和3万亿的体育市场。万亿级的市场中,至少可以孵化出百亿级的公司。”岳弢说。

结合过往的投资经验,岳弢总结出文体领域演化的四个共性趋势。第一,文娱、体育项目从单一趋向多元;第二,年轻人喜爱的多种亚文化将在3-5内成为主流文化;第三,文娱体育内容更趋轻松化,且更易于传播;第四,精英化的文体活动正在向平民阶层过渡,曾经小众项目的受众正在大量拓宽。

在投资过程中,岳弢认为应注意化繁为简、千人千面、碎片化、专业化、社群化、和跨界渗透这六点。“文体领域的跨界渗透一定比其他产业跨界渗透更厉害,因为文体领域绝大多数是直接接触C端的,它可以快速IP化带来大量的廉价流量。”他说。

考察新消费项目的五“新”策略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守彬则围绕新消费领域提出了五“新”策略,并称未来将围绕这几个问题考察消费类创业项目。

第一,是否能满足“新人群”的需求。杨守彬认为,80后到00后的总人群已经达到了4亿,他们有新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有很多小众圈层会为某一种文化或喜好就去疯狂买单,如何理解、把握、获取这些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取向非常重要。

另外,中国正在形成大量稳定的中产阶级,他们愿意为高品质付出高价格。许多有钱人,也愿意花越来越多的钱在文化、娱乐和健康上。

第二,是否利用“新技术”优化传统消费产业的结构。科技与数据是优化结构的第一生产力,新技术在消费领域有很多应用值得关注。未来数据就是新的生产资料,计算就是新的生产力,智能会造成新的生产关系,整个生产关系会得到彻底变化。

第三,是否创造了消费品销售、展示、消费、体验等环节的“新场景”。“比如伏牛堂如果只是一个线下开米粉店的品牌我们不会投,如果只是一个懂得做互联网营销的企业我们也不可能投它。”杨守彬说。新营销场景的变化,就是用互联网的无边界化解决传统商业的有边界化,要有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

第四,是否可以构建品牌、厂商、渠道、经销商和客户多方之间的“新关系”。这些关系之间,或者说由这些关系形成的渠道之间,一定会越来越短、越来越多。

第五,是否能改变以往传统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成长路径,而以“忠诚度-美誉度-知名度”之路形成“新品牌”。过去企业先通过投广告提高知名度,然后用户用产品,认可之后形成美誉度、忠诚度。但现在靠广告轰炸塑造品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许多企业先做骨灰级用户的忠诚度,然后不断完善品牌推广形成美誉度、忠诚度。

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更重应用

“随着数据越来越多,计算能力越来越强,数据获取和分析成本越来越低,现在很多项目都给自己贴上了大数据的标签。但是深究其内在,并不合格的。”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吴智勇说。

他表示,在甄别大数据项目会依据三个标准。第一,数据是否具有持续稳定的来源。“我们看过一个项目,它拥有几个省运营商的海量数据,可以做很多的挖掘和服务。但我们深入调研分析后发现他的数据是不持续的,他只签约了三年的数据,三年之后怎么办?它的数据一次性就拿到没有持续性,而且数据也不稳定,其他省的数据未必可以拿到,这样的大数据我们觉得是有问题的。”他说。

第二,数据是否具备挖掘价值。吴智勇认为,如果创业企业只能获得单维或者一两个维度的数据,这些数据未必是有价值的。可以给用户做多维画像的大数据挖掘项目,才会更加有价值。

第三,数据不应是基础设施,而应重视其实际应用。 “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大国企、大运营商和BAT去布局,我们更多的是基于数据应用投项目。”吴智勇说,企业创始团队的产品化和技术能力是丰厚资本非常看重的。

(编辑:林坤)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