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三季度报告:一线及准一线城市打车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北京报道
2017-10-17 18:59

10月17日,滴滴出行发布《第三季度全国重点城市交通出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第三季度交通运行及重大事件进行系统分析。

目前滴滴出行平台日订单已突破2500万,高峰期平台每分钟接收超过3万乘车需求,每日新增轨迹原始数据70TB+,每日路径规划请求200多亿次。基于每个订单接送乘客的行驶轨迹能够更加精确、真实地反映城市道路运行情况以及相关民生态势。

回顾第三季度,哪个城市是“堵城”冠军?哪些区域和路段治堵有方?暑期旅游最热门的景点是哪里?高温和暴雨会对人们日常出行产生哪些影响?双一流高校的出行便利程度如何?这份《报告》一一给出了答案。

三季度大部分城市交通运行指数下降

《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哈尔滨再次成为全国拥堵最严重的城市,且与第二季度相比,交通运行指数上升。西安、北京、长春、重庆紧随其后。与上一季度相比,兰州、石家庄、济南和呼和浩特跌出前十。

第三季度大部分城市的交通运行指数下降,平均车速上升,反映出城市拥堵情况较上一季

度有所缓解。

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拥堵排行上,哈尔滨也均位列第1名。

在一线城市中,北京的第三季度整体运行指数高于上海、广州、深圳,尤其在7月上旬和8月上旬,推测受到暑期旅游高峰的影响。从每日的时间段来看,北京和上海的早高峰集中在7:00-8:00,相较广州和深圳的9:00-10:00早1个小时。

 

第三季度各地交警也大力开展治堵工作,《报告》盘点了一线城市环比拥堵情况改善较好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道路,为道路治理改善提供参考和标杆。

北京拥堵缓解效果较好的区域为远郊的永宁古城墙遗址附近,TTI(交通运行指数)环比下降8.68%,以及翠城公园附近,市区内的798艺术区、朝阳体育馆附近等人流量大的区域,拥堵治理效果显著。京港澳高速作为国家重点推进的物流通道之一,Q3拥堵缓解效果明显;二环内的西安门、景山中街部分路段拥堵缓解效果显著;高新技术公司云集的上地西二旗一带部分路段的拥堵缓解效果也很显著。

在上海,远郊的兴梅路尚乐坊等地拥堵改善效果较好,市区中吴中路指标下降最快。

广州改善效果最好的区域是吕田镇政府附近,最好的路段是工业大道中段和北段,TTI环比下降20%。

深圳治堵最有效的区域集中在购物旅游场所,美食街香蜜湖路也成效显著。

生活中,城市交通系统时常存在道路一边拥堵、一边畅通的现象,这会导致道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加剧拥堵。

《报告》对这种道路失衡现象进行了分析,反向失衡即拥堵和畅通路段在不同时间段交替,多受通勤影响;同向失衡则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受人流聚集影响。

以北京为例,在第三季度,同向失衡最严重的道路为建国门南大街、望京街,反向失衡最严重的是京藏高速公路、广渠门北滨河路、京开高速公路。

一线及准一线城市打车难

在打车难排名中,上榜的前10城市主要为一线和准一线城市,兰州、上海、广州位列前3,而相反,在打车最便捷的城市中,南方城市中宁波、昆明、西宁、海口和呼和浩特位列前5名。

兰州最难打车的区域为兰州西站,武都路附近、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兰州站也存在扣车难度较高的情况。上海打车难区域主要集中在地标性商圈,即陆家嘴、外滩及南京西路一带,另外虹桥火车站打车难度也较高。广州打车困难区域与上海类似,主要集中在太古汇、天河南商业街以及珠江新城一带,广州东站、广州南站作为重要交通枢纽打车难度也较高。

拼车可大幅度提高市民出行效率,尤其是站点拼车上线后,对打车需求旺盛区域有明显缓解。

根据浙江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的研究,拼车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会产生较大正收益,在需求高峰时段拼车与非拼车相比,可使所有车辆的单位行程载客量提高27%。

在最难打车排名第3的上海,外滩、陆家嘴、虹桥火车站、黄浦体育馆是最难打车的地区。但如果选择拼车,可提升陆家嘴地区打车成功率152%,平均每次打车应答时间快25秒。在北京国贸,拼车使打车成功率提高64%,应答时间减少180秒。

同时,上下班路上共享座位的顺风车也是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在北京亦庄、通州北苑、苹果园这些五环外的区域,已经有不少人选择每天上下班乘坐顺风车通勤,也形成了顺风车“老司机”群体,而较远的顺义、香山等地也陆续涌入很多顺风车“萌新”司机,互联网公司聚集的中关村软件园——回龙观一线成为北京地区的热门线路。

热门地铁路段在哪里

地铁是一线城市上班族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但除了某个客流量大的地铁站,还存在连续几站客流量都很大的地铁路段。

在北京,西二旗-回龙观、太阳宫-呼家楼、通州物资学院区域、果园区域客流量较大,这些路段除了上班区和住宅区集中地,还有地铁的末梢区域,凸显出智能出行与公共交通互相补充的特点。

上海的高热地铁路线比较集中,主要为2号线和1号线陕西南路左右,其中2号线因为连接主要商圈和交通枢纽,也被当地人成为“土豪线”。

《报告》还对北京即将正式运营的地铁线路进行了分析,滴滴大数据预测房山向西延伸的燕房线正式开通后,星城站、阎村站客流量相对较大,主要客流来自南侧区域;S1线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建成后可缓解地铁1号线和6号线的压力,在金安桥站的客流压力最大,乘客主要来自站点东北部的居民区。

从顺风车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正式对外公布,规划中提出了推动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联动一体发展,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发展目标,打造京津、京唐秦、京保石三条发展轴。

在京津冀城市空间连接图中可以发现,北京和廊坊的跨城顺风车连接度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其次是天津、保定和唐山。除北京外,石家庄和保定市的连接度最高,其次为石家庄和邢台,可见石家庄已成为京津冀区域的另一发展核心。

 

在这三条发展轴中,京津跨城往来人口总量最大,京保石一线增速最快,而京唐秦一线发展潜力巨大。跨城往来的市民中以80、90后男性为主,又以互联网从业者最多。

从起终点来看,跨城到达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这些市内交通枢纽最多,顺风车与公共交通在一次出行中互相补充。

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智慧交通负责人章文嵩表示,本季度报告从宏观区域到微观道路,客观细致地呈现了城市交通状况,并增加城市规划、市民出行等社会民生特征,希望通过大数据为政府决策、机构研究和市民出行提供支撑和参考。

(编辑:李博)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