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酒店发展了自己的直销和会员系统,但其与OTA的合作也在深化,酒店或可利用OTA的数据和智能实现科学经营决策。
“携程专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开发,目前已开发出一批旅游‘黑科技’产品。”携程CEO孙洁近日在携程全球酒店合作伙伴峰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酒店为例,携程新近研发了“生意通”,包含用户画像分析、移动端工具、体验板块和品牌保障四大模块21个子产品,覆盖近400个城市的1万家酒店。
携程旅行网首席数据官逄伟也表示,携程会把旅游行业所有认知信息、预测信息通过生意通逐步开放给酒店,让酒店在人工智能时代取得先机。“数据可以帮助酒店做精益运营、更好获客、定价,并在线下提供个性化服务。”
赋能酒店
OTA与酒店的关系一直是业界关注点,酒店发力直销并非是“去OTA”化的表现。如希尔顿大中华区及蒙古总裁钱进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专访时表示,OTA是其不可或缺的渠道。“希望携程能与酒店分享数据,大家联合在一起实现共赢。”
金陵集团总裁陈雪明也在峰会上表示,前几年酒店全行业亏损,原因包括供求失衡、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下等,并非“钱都被携程等OTA赚了”,OTA不应该“背锅”。
相反他认为,酒店要好好研究携程的游戏规则、产品和内容,“见微知著,不放过每个机会。携程是公平的,他的客人并非不能转化为自己的会员。”在他看来,酒店应将每个通过携程来到酒店的新客人转化为熟客,还应考虑与携程建立更加紧密的信任关系,从而获得更多流量支持。
对于酒店管理公司发展自己的直销和会员系统,携程副总裁、大住宿事业群酒店业务总经理张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携程和酒店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携程是酒店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
“携程有超过8000个工程师日夜奋战,用户每天产生50TB数据,不仅有机票和酒店数据,还聚集了火车票、租车、旅游的服务数据。”孙洁举例,12月24日平安夜,迪士尼附近酒店搜索热度呈现红色,12月31日热度继续加强,因为开始元旦放假,携程可以把搜索热点提早发给酒店。
孙洁表示,微观看,携程还会根据客户消费行为分析其搜索偏好,进行精准的用户画像,还可预计未来三个月用户希望去哪里。
目前,携程在线上可以把酒店最好的房间和景色展示出来,只要酒店完成系统对接,用户通过手机就可确定楼层、房型、房间。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快速入住,酒店大堂不会再排很长的队,提升酒店的服务。
此外,携程手机App上为用户提供智能钥匙,还在酒店房间加入很多智能化设施,如Smart Home。用户通过手机调节酒店设施、控制房间内的空气净化设备等。
整合酒店行业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众荟集团首席执行官林小俊在峰会上表示,对酒店来说,数据智能除了可以帮助其衡量消费者、品牌,制定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定价政策外,还可把握产品的质量和问题跟踪,类似北京五星级酒店卫生事件可以杜绝。
林小俊透露,在整合携程平台上游客对酒店的评论后,那几家五星级酒店,至少有一两家的页面下存在“床单上有头发”“牙具不换”“枕头有口红印”等评论。“这些数据在事件发生之前可以看到的,酒店应该做好类似前瞻性工作,把危机消灭在日常工作中。”
拓展国际市场
2017年以来,携程一直在构建酒店生态圈,除了继续拓展三、四线城市,在全球化和非标准住宿方面也有发力。
10月,携程再次增持公寓民宿预定平台途家网,途家宣布线上平台完成E轮融资3亿美元,估值超过15亿美元,此轮投资由携程与全明星投资基金领投。此前,携程先后与泰国最大酒店集团盛泰澜、西班牙最大酒店集团美利亚、美国最大独立酒店集团马格努森及日本星野集团达成合作。
携程首席运营官孙茂华表示,全球化与创新将是中国酒店业的发展主题。
携程酒店透露,计划向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中国游客爱去的区域拓展,引入更多海外酒店,上述国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覆盖。
携程在峰会上发布的《2017“一带一路”住宿经济分享报告》显示,2016年,携程累计向“一带一路”境外国家及地区输送旅客超过1000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超过7成;其中超过1/3前往东南亚地区。
住宿目的地方面,曼谷、普吉岛、新加坡位列前三,前十之中,哥打京那巴鲁的增速最快,增幅达135%。新兴目的地上,2016年前往马来西亚新山并入住酒店的旅客比2015年增长304%。
报告还指出,由于体验需求增长,出境游旅客对酒店要求也有提高,导致高星级(4-5星)酒店入住占比提升。同时,一些在设施、硬件上对华人比较友好的酒店,会特别受国内旅客欢迎。
入境游方面,2016年,来自“一带一路”覆盖的境外国家的外籍旅客突破300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超过50%,远高于全球入境外籍旅客40%的平均增速。入住民宿、客栈的外籍旅客人次比2015年增长超过200%
此外,孙茂华表示,携程还对欧洲和印度等地区、国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业务布局。
(编辑:陆宇,邮箱:luyu@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