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掌家化近一年后,张东方交出的成绩单可圈可点。
10月26日晚间,上海家化披露公司2017年度三季报:剔除花王业务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近20%,创11个季度以来最快增速。
不久前,上海家化董事长张东方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海家化正在朝向好的方向发展。三季报显示,1-9月份上海家化百货、商超两大传统渠道重回正增长,电商渠道顺利完成由代理向自营的切换,渠道创新战略初见成效。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得上海家化的经营业绩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时隔两年后,大股东“平安系”卷土重来,再度出手要约收购家化,彰显大股东对家化长期发展的信心。此次要约收购完成后,家化集团及其关联方最多合并持有上海家化52.02%的股份。
走入正轨
三季报显示,2017年1-9月家化实现营业收入38.95亿元,同比减少9.17%,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公司有花王代理业务,剔除花王业务的影响后,公司2017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8.93亿元,同比增长12.52%;2017年1-9月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2亿元,剔除花王业务的影响后,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上海家化正在走入正轨的表现。张东方上任后,上海家化即开始开展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今年1月,上海家化内部架构进行了大的调整,由原有的“大众消费品事业部、佰草集事业部、数字化营销事业部、化妆品专营店事业部”四大事业部调整为“研发部、品牌管理办公室、渠道管理办公室、供应链、战略投资部、法律部”六大部分,重新梳理了品牌和渠道两个层面的关系,希望在新的组织架构的保障下带动企业的销售增长。
随着上海家化经营回归正常,各主要品牌在新品推出、营销发力和渠道优化方面也重新出发。
具体来看,线上渠道方面,公司上半年完成了对京东和天猫超市两大平台的运营模式进行切换,全面转变为自营模式;线下渠道方面,传统商超、百货渠道2017年上半年稳中有涨,同时公司大力发展新兴渠道,渠道专有品牌一花一木面市,化妆品专营店(CS店)上半年也取得了50%以上的增长。
此外,2017年以来家化旗下的佰草集、高夫明显受益于国内百货渠道化妆品零售的好转和研发先行带来的新品贡献,上半年公司主力品牌增速基本上都超过所在渠道平均增长。
平安卷土重来
正因为上海家化向好发展,其大股东平安系在不久前再次发起了股权要约。2015年,大股东平安曾试图要约收购家化,但因故折戟。此番,平安卷土重来。
10月12日,上海家化接到公司股东上海家化集团发来的《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家化集团拟以要约收购方式,向除平安人寿、上海惠盛、上海太富祥尔股权投资以外的其他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公司部分股价的要约。家化集团本次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1.3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要约收购价格为38元/股。
“家化集团对上海家化所在行业的前景长期看好,随着新一代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消费主流,日化市场规模将继续延续增长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巩固控股股东地位,有效促进上市公司稳定发展,收购人拟对上市公司进行要约收购。”上海家化在公告中表示。
为了促成这次要约收购,10月19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决定向家化集团的控股股东上海平浦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平浦”)注资60亿元,其中48亿元计入注册资本,12亿元计入资本公积。注资完成后,上海平浦的注册资本变为91.305亿元,平安人寿仍持有上海平浦100%的股权。平安人寿表示,此次注资目的为优化上海平浦和家化集团的债务结构、提高发展实力。
此次注资,外界也解读为“平安系”此番势在必得。自2011年进驻上海家化以来,“平安系”就从未减持这家日化企业,且不断通过实际行动增持。
分析人士也认为,此次收购与上次大不一样,在“平安系”挖来新掌舵者张东方之后,上海家化经过今年以来的大刀阔斧改革,目前正走在复苏轨道上。
东方证券表示,看好家化在新管理团队带领下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方向,今年受益于外部零售环境的复苏和公司新战略的推行,家化核心品牌终端零售企稳回暖,未来各品牌新品的推出,品牌驱动机制的进一步推行与新渠道的快速增长有望带动公司收入与盈利逐步走出低谷。
“时隔两年再度出手要约收购,彰显大股东对家化长期发展的信心。与2015年要约收购相同的是,此次发起要约收购,依然强烈地表达了大股东对家化(市值、业绩等方面)的长期看好以及进一步提升持股比例的目标。”东方证券表示,家化在历经换帅、组织架构调整、收购整合等一系列变动后,公司的基本面与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东方证券也认为,此次持股比例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加快大股东在渠道、客户等资源的投入,在监管层提倡“保险业要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平安丰富的资源有望助力公司发展,预计后续家化在投资并购、新业务推进等各方面都将加速;另一方面,持股比例的大幅提升将在主观上驱动平安从实业的角度更长久、更全面地规划并支持家化的经营。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