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当当云阅读” 当当数字阅读迎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吴燕雨 北京报道
2017-10-27 07:00

在成立18年、发力数字阅读6年之际,当当迎来了其数字阅读的业绩红利。10月24日,当当读书宣布更名为“当当云阅读”,并在原有电子书、网文、漫画的基础上,上线听书功能,意在拓展其内容形态,完善产业链布局。

对于这次升级,当当CEO李国庆表示,当当面对滥用避风港原则的盗版压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缺口,坚持了“正版授权”;目前已经实现扭亏为盈,从亏损2亿(含流量费),到规模性盈利。

据悉,今年前三季度,当当的电子书销售实现同比增速136%(2016年同比增速155%);付费客户数量同比提升72%,电子书的下载册数增长51%;阅读社区用户达1200万。

近年来,国内数字阅读产业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2016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去年,国内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3.33亿人,同比增长12.3%。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120亿元,同比增长25%。

当当数媒公司总经理雷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环境的爆发是当当迎来业绩红利的基础。“大环境多年的积累,教育了行业、出版社和读者,让读者接受了数字阅读的方式,各方面互相烘托,整个市场呈现出爆发状态。”

行业的整体利好下,如阅文、掌阅、纵横文学等大量新兴企业快速兴起,并占领了数字阅读市场。在雷玟看来,作为老牌读书企业,当当相比新兴平台,其优势在于18年来积累的读者、行业资源和品牌认知。

“建立知识”

成立于1999年,当当从网上买书到综合电商,于2010年在纽交所上市;2016年,宣布与当当控股有限公司合并。2016年9月12日,当当股东投票批准了该私有化协议,从纽交所退市。

18年中,读书发生了巨大的产业变革。数字阅读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出版社模式,网络文学迎来风口。当当意识到这一点,并决心拓展数字阅读业务。

“18年的读者阅读数据,让我们更了解读者。18年前他买了什么书,现在数字阅读时代,他读了什么书,做了哪些笔记和标注……这些数据我们都有。” 雷玟告诉记者。

这是当当的优势,却也是目前面临的困境之一。据了解,当当共拥有2亿用户,数字阅读用户4000万,转化率不到20%。

对此,雷玟坦言这个转化率并不算高。“一部分读者的纸书阅读习惯较强烈,且当当的用户是积累18年而来的,数字阅读刚发展几年。”然而,由于当当的用户大部分都是深度的读书用户,并不需要教育其培养读书习惯,因为,下一步的重点,便是让当当的纸书用户更多的知道这个平台。

“我们对阅读的定位有改变,当当的纸质书阅读人群是刚需阅读,在这些阅读之外,人们也有娱乐的需求,包括一些片段阅读,当当如何为其挑选精华、片段、概要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她说。

实际上,这也是当下的数字阅读面临的痛点之一。上述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的数字阅读行业,出版内容占比从2015年31%下降为20.3%,原创内容占比上升至79.7%。

在网络文学占绝对优势的今天,阅读陷入了某种怪圈。长期以来,重要的不再是内容而是粉丝数,形成了一种“写得越长,粉丝会一直跟着你”的恶性循环。字数动辄几百万字甚至几千万字,“注水”较大,出现文章前后不合逻辑等现象,浪费了读者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此外,改编成影视剧的难度较大。

“部分内容艺术性不够、内容题材雷同、立意较低,没有实质的精神价值。我希望建立一种正确的、回归初心的作者情怀,不在于字数堆积,而是读者得到共鸣。”

为此,当当即将在现有签约作者之外,发现、签约独立作家,并在当当现有的平台上实现作者孵化,为其创造价值。

“为读者‘建立知识’,而不是心理安慰;给予读者能力,让读者真正变得强大。人们需要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不能总被垃圾干扰。”

发力听书

自2012年起,国内的听书市场就开始呈现倍数增长,从7.5亿元激增至2016年的22.6亿元。道途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听书市场规模将达到31.3亿元,同比增长36.7%;听书市场规模有望在2018年扩大至44亿元。

今年9月,当当上线了听书功能——“阅听”,提供50万种书籍选择,首批上线了3万余小时听书内容。这符合了“云阅读”的概念,也让当当形成了“纸、电、听”的全品类阅读,完善了其在读书领域的产业链布局。

在听书方面,出版物听书业务占主要内容,不过,雷玟透露,接下来会拓展知识付费类节目。

“一面借口用户上传,一面编辑重点推荐”是当下行业较为常见的模式。“新型平台大热的‘知识付费’是一种泡沫,大部分内容很难给读者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心理安慰,是走偏的。不过其需求量很大,真实的传播者可以得到支持,这是很有意义的。但需要一个真正系统的、连续的、长期的传授过程,而不是狂躁的首个粉丝。”雷玟表示。

为此,她透露接下来会先做一些讲座,请知识传授者参与,而不是娱乐明星和网红。且并不会采取长期订阅的方式,而是不定期的讲座。

版权方面,当当目前的结构包括先于出版社合作、获得电子书版权;或直接签约作者版权。

拿到版权后,当当并不会依赖独家版权的模式,而是在其他合作方和渠道上同时推广。“独家不是在为读者和出版社着想,而是把重磅的东西用于引流。这是无效的,读者不会因为这一本书而改变阅读习惯。且没有任何一个平台能触及到所有读者,这对于一本书来说是种损失。”

包括1200万用户的社区运营,为当当此后的业务拓展提供了便利。据悉,该社区每日活跃用户为20万。在社区里,当当通过大数据匹配用户的阅读需求,推荐好的内容,并邀请编辑、作者入驻。

据悉,现阶段社区并未带来直接收入,但社区“KOL”(关键意见领袖)的推荐、笔记等,带动了相应电子书的购买量。未来,或许会带动更多业务的收入增长。

目前当当的数字阅读收入体系中,主要包括占比最大的电子书,及租阅、听书、网文分发等。雷玟表示,未来,收入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其中,听书或许会迎来快速发展。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