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改革“九龙治水”现状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尔德 北京报道
2017-11-08 07:00

杨伟民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论述,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高度一致。

在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本》一书中,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和北京代市长、环保部原部长陈吉宁分别撰文《建设美丽中国》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解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此,陈吉宁指出,正因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使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短板领域。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长点。

杨伟民表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新的文明境界,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

打赢三大环保战役

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杨伟民解释,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这是防治污染、治理环境的基本方针。要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努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在三大战役中,蓝天保卫战最受关注。陈吉宁指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和措施强度前所未有,大气环境质量在全国范围和平均水平上总体向好,但某些特征污染物和部分时段、部分地区恶化,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陈吉宁分析,大气污染,表现在天上,根子在地上。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出了问题。

陈吉宁建议,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环保等标准,着力推动“散乱污”企业整治、重点行业污染源治理,加快不达标产能依法关停退出;突出抓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减少重点区域煤炭消费;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提高铁路货运量,降低公路货运量。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让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

在煤炭消费控制方面,近日发布的《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2020年北京市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天津市除山区使用无烟型煤外,其他地区取暖散煤基本“清零”,河北省平原农村地区取暖散煤基本“清零”,2020年京津冀煤炭消费力争控制在3亿吨左右。

具体到河北,2017年10月底前,保定、廊坊市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京昆高速以东、荣乌高速以北的北京、天津及河北保定、廊坊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2018年10月底,河北全省范围35蒸吨及以下锅炉实现“无煤化”;山坝等边远地区农村取暖用煤总量控制在800万吨以内。

针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强化排污者责任,陈吉宁提出将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健全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和健全严惩重罚制度。

其中,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就对企业产生直接的深刻影响。污染排放标准是为实现环境质量目标而对污染物排放作出的限制,是项目环评审批和日常环境监管的直接依据。

陈吉宁透露,要对现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实施情况开展评估,根据改善环境质量需要和经济、技术条件加严污染物排放要求,同时鼓励各地制定并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陈吉宁提出,以污染源达标排放为底线,对超标排放的排污者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长期超标排放、无治理能力且无治理意愿、达标无望的企业,依法予以关停淘汰。

美丽中国的体制保障

十九大报告提出,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杨伟民解释,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体制保障。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就是要改革目前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九龙治水”的管理体制,推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此,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十九大报告提出未来要设立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这是一个机构,还是包括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在内的两个机构?尚待明确。

王毅表示,“依据我的理解,如果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系统进行系统治理和保护,完全可以将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污染控制纳入统一的监管框架,除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外,由一个部委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管。”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对此,杨伟民分析,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就是要整合目前分头设置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形成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根据中办、国办9月26日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在建立统一管理机构上,整合相关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改革,由一个部门统一行使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苏杨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建议利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机遇,设置对全国的国家公园进行统一行业管理的国家公园管理局。

(编辑:谭翊飞)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