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按下“快进”键 绿色金融突破性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深圳报道
2017-11-16 07:00

在绿色建筑的推广过程中,成本一度是一个阻碍。许丰告诉记者,根据不同的绿色建筑等级,每平方米增加的成本不同,一星大概在50-80元,二星大概80-120元,三星大约在200-300元。

在中国的低碳化发展中,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建筑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仇保兴曾引用数据——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

而具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等特征的绿色建筑,正在越来越受到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的青睐。

11月10日,全球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2017中国绿色建筑报告》指出,2017年是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按下快进键的一年。

住建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有7235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8亿平方米;其中,2016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3164个,建筑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

而根据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积要达到50%。在2012年,这一数据仅为2%。对于中国的建筑行业而言,仍然任重道远。

认受度提高

住建部一位官员曾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全国终端能耗的比例是10%,到2015年,这一数据已经跃升到了26.5%。

世界银行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到2030年前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70%的潜力在建筑节能方面。

通过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成为了一种重要方式。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要达到“绿色”的要求,建筑从初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到后期的运营和物业管理,都要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开始推广绿色建筑以来,到现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开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已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根据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应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七类指标组成。按照不同得分,绿色建筑等级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星为最高等级。

其中,北京从2013年6月起,要求新建建筑基本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并在全国率先将绿色生态指标纳入土地招拍挂出让;深圳也在《绿色建筑促进办法》中提出,从2013年8月起,新建民用建筑至少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国家一星级或者深圳市铜级要求。

深圳筑博设计高级工程师许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深圳主动做到三星的,可以通过评优获得一些奖励,或者通过节省运营成本获得收益。

在绿色建筑的推广过程中,成本一度是一个阻碍。许丰告诉记者,根据不同的绿色建筑等级,每平方米增加的成本不同,一星大概在50-80元,二星大概80-120元,三星大约在200-300元。

他同时也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的一份《中国绿色建筑新纪元》报告显示,大部分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新增成本低于4%。

世邦魏理仕大中华区资产服务部资深董事谭健雄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内,运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否足以弥补建造多花的成本,这需要专业的设计,而不是为了达到认证所需的分数,去采用一些并不实用的设计。目前只有少数城市对绿色建筑发放补贴,本质上它的推广仍然是一种市场行为。

《World Green Building Trends 2016》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预计楼宇通过绿色改造后一年内平均可降低运营开支4%,五年内预计平均降幅可达9%。

绿色金融助力

另一方面,随着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受度也在提高。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房地产市场上的卖点之一,有些开发商喜欢去评选美国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或者英国的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很大原因就是为了促进销售。

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中国主要城市中LEED认证的写字楼对比普通写字楼的租金溢价中位数达到25%,前者的平均出租率为81.7%,较后者高1.5个百分点。

据其监测,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17个主要城市的优质写字楼LEED认证项目达到148个,累计认证面积首次突破1000万平方米。其中上海、北京、成都和深圳均超过了100万平方米,增速最快的城市为沈阳、杭州和无锡。

绿色日益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地产开发商开始遵循绿色发展的理念。其中,万科是行业里最早开始做绿色建筑的房企。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万科获得的绿色住宅建筑评价标识项目也一直在行业里位列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万科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2016年万科绿色建筑认证面积28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4%。

万科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一直在致力于推动行业朝着绿色建筑发展,他曾表示,如果建筑通过认证绿色三星的最高标准,能耗减排可以达到70%以上,这样可以少消耗能源,少建发电厂。

绿地集团绿色产业化中心总监陆璐也在今年对媒体表示,公司80%以上的项目都会采用绿色星级认证,未来,这一比例还会进一步提升。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是,绿色金融正在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新型选择。11月2日,国内首单经独立第三方绿色认证的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

今年一季度,龙湖地产在银行间市场连续发行两期共计40.4亿元的绿色债券(简称为“绿债”),用于龙湖重庆市礼嘉项目和上海虹桥商务核心区一期05号地块项目。

绿债是指专门用于募集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资金,能享受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

世邦魏理仕指出,龙湖开启了发展商在国内资本市场以绿债融资的先河。在房地产调控和去杠杆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为发展商的融资提供了一种创新替代方案。绿色建筑的普及和绿色金融的发展将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根据《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针对新建的工业、住宅和公共建筑,需要达到各自评价体系的二星级及以上标准。

国际地产资管公司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政策确实为房地产企业撕开了一个口子,但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门槛,开发商在一线城市的项目有更大可能利用绿色债券。

谭健雄则告诉记者,更值得关注的是旧建筑,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很多旧建筑的能耗已经很高,业主方一般有改造的动力,但往往缺乏资金。绿色债券可能将是一个很好的催化剂,推动存量建筑变得更加绿色。

(编辑:陈洁,如有建议意见请联系:wangfan@21jingji.com,chenjie@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