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赫斯特资本:老牌媒体的全球投资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赵娜 北京报道
2017-11-18 07:00

BuzzFeed、Brightcove、E-ink、Pandora、流利说、酷家乐……几家技术公司背后有同一个投资方的身影——成立于1887年的赫斯特集团,而集团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赫斯特资本是这些投资的实际执行者。

赫斯特资本成立于1995年,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网页浏览器Netscape,至今累计投资额超过10亿美金。但是,这一部门的投资团队成员仅有七人。

11月,赫斯特资本中国业务负责人胡盈青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她告诉记者:“这七个人背后是赫斯特集团2万多的员工,还有我们投资的企业,旗下子公司、合作伙伴。”

赫斯特资本团队内部有这样一个共识:坚决不会投资有竞争关系的两家公司,即使两个项目分处于不同的区域市场。这意味着,每一家获得赫斯特资本投资的企业,都将获得赫斯特集团及其资源网络毫无保留的支持。

根据Crunchbase统计的数据,赫斯特资本已经披露的对外投资数量为95笔,并已经从个26个项目中实现退出。95笔投资中,赫斯特资本在其中的17笔投资中是领投方。

特别的是,这家通常被贴上“老牌媒体”、“出版巨头”标签的媒体集团,进行对外投资时极其看重项目在科技应用上的先进性。

赫斯特资本的全球投资团队尤为看重被投项目的技术含量,这一投资偏好在中国的项目投资中也一以贯之。胡盈青说:“模式上的变革能够在短时间内激起巨大的火花,但要形成大规模的、可持续增长的模式,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运营

赫斯特集团的对外投资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在与集团既有业务相关的数字媒体、本地生活和电商三个方向上,通过各业务板块的对外投资并购进行;二是,兼具战略和财务目的,在出行、新一代工作场所(Workplace 2.0)、人机交互、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四个方向上的投资,通过集团的投资业务部门赫斯特资本进行。

除了直接的对外投资业务,赫斯特资本也会把看到的优质项目推荐给赫斯特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在适当的时候两方会进行联合投资。

“我们这个部门存在的意义,是为集团找到下一个颠覆式的产品和服务,而技术在这里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胡盈青说。

赫斯特资本的四大关注领域中,出行板块的投资是团队近期的重中之重,公司在这一方向上已经投资的企业包括中国P2P租车平台凹凸租车、美国拼车应用的Via、以色列车联网企业otonomo。

胡盈青分析说,未来将有一系列基于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出现的新出行方式。“当出行方式从共享过渡到无人之后,颠覆式的改变不仅会出现在出行领域,还会出现在零售、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我们非常讲究全球战略的一致性。在美国、欧洲、以色列、中国的战略是高度一致的,这可以让我们有效的给到被投企业集团的资源支持。”胡盈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这种一致性,与其投资团队的组织架构和投资业务的决策流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赫斯特资本投资团队的七人中有四位常驻在美国,欧洲、以色列、中国各有一位投资团队成员。所有投资意向在呈递给纽约总部的投委会之前,首先要经过七人小组的表决。

赫斯特资本投资项目的最终决策权,则由集团各个业务板块负责人组成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掌握。

谈到投资团队在项目决策中的话语权,胡盈青介绍说:“投委会非常信任投资团队的专业性。这些业务老大们往往都能基于各自领域的经验给到我们很好的建议和见解,项目被否决这种情况很少见。”

在赫斯特集团内部,每三个月一次的投资决策会议,更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场合。投资决策会上,七人小组会把在全球各个地区看到的新技术新模式和各业务板块进行交流。

结缘中国

赫斯特资本的在华直接投资始于2014年,在这之前,在华投资主要通过与IDG、二十一世纪福克斯(时为“新闻集团”)共同成立的媒体基金进行。

1997年,时尚传媒集团和赫斯特集团双方在时任IDG全球副总裁熊晓鸽的引荐下见面,成就了《Cosmopolitan》、《Harper’s Bazaar》等杂志进入中国市场。

基于在杂志业务的良好合作,赫斯特资本在2006年考虑以投资的方式参与到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时,首先想到了老朋友熊晓鸽。

赫斯特资本参与成立媒体基金的初衷是了解中国市场,并最终更直接的参与到中国市场中来。因此在最早的基金结构设置中,这只基金的LP只有三家:赫斯特资本、新闻集团和IDG。

到2016年二期基金完成投资时,哔哩哔哩、传奇影业、站酷等多个项目为基金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我们知道最终我们是要做直投的。”在华开展直接投资业务的契机在2014年出现,这一年,赫斯特集团管理层决定加大国际投资的战略。

如今,赫斯特资本平均每年在全球进行的大约10个新项目的投资中,平均会有2-3笔投资是在中国市场进行。

除了在中国寻找优质项目,赫斯特资本的工作还包括支持全球的项目在华落地。

2016年,赫斯特资本领投了斯巴达勇士赛(Spartan Race)的100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同一年,斯巴达勇士赛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已经在上海、北京等城市举办赛事。

据了解,赫斯特资本在2016年参与投资的无人机竞速联盟(Drone Racing League),也正在展开中国市场的开拓工作。

“我们对他们的支持包括媒体资源、合作伙伴、投资人引荐等。”胡盈青说。

赫斯特资本的全球网络,能够让被投企业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更加通畅。这也是公司能够赢得中国项目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5年,赫斯特资本和纪源资本、IDG联合投资创意家装设计网站酷家乐。做出这一决策的根本,在于投资团队通过业务团队的确认,了解到公司在3D渲染技术上的领先性。投资之后,多家美国和欧洲的公司通过赫斯特集团的引荐与酷家乐团队接触,表达希望合作开拓海外市场的想法。

在华思路

2017年,赫斯特资本参与同城速递公司闪送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还跟进了既往投资项目凹凸租车、流利说的新一轮投资。“从金额上来说,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一年会比一年多。”胡盈青告诉记者。

过去两年的在华项目投资中,赫斯特资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B轮及之后的项目,单笔投资额度基本在500万美元以内。这一投资额度,将在未来逐渐提高到500万美元以上,甚至1000万美元以上。

她透露,近期正有一则交易在收尾中,另有两个项目投资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相比2014年在投资决策会上介绍中国项目时,与会者谈到中国市场时流露出的陌生、对中国项目估值表达出的不解。如今的投决会上,大家表现出更多的是对中国市场上创新的期待。

“他们越来越能够理解,中国的一些特质让这个市场发生的很多事情和他们在美国看到的不一样。他们也更愿意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学习。”胡盈青说。

让赫斯特集团管理团队更为认可在华投资的,还有流利说、酷家乐等中国投资项目的快速发展和带来的良好业绩预期。

在很多国际资本看来,中国是一个特别的市场,这既包括作为新兴市场蓬勃的发展,也有大批创业项目攀高的估值。但不论是2014-2015年的投资热潮时,还是2015-2016年的资本寒冬中,赫斯特资本的在华投资都保持着每年两个新项目的节奏。

“我们背后没有LP,不需要在五年之内把资金都投出去。这让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标准去筛选。估值偏高的时候,我们选择不去投资,更不会因为所谓的热去跟风投资。”胡盈青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拥有全球网络和资源,赫斯特资本并不偏执于创业项目的“全球化”标签。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与其说是否要走出国门、是否一定要做全球化,更多是要考虑它是否是一个巨大规模的生意。”胡盈青说。(编辑 林坤)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