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勾勒新时代2018-2050中国经济轮廓

21世纪经济报道 钟伟
2017-11-22 07:00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钟伟

近两个世纪以来,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接近民族复兴的转折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百年梦想和两阶段战略部署。从2018到2050的新时代中国经济,将有可能勾勒出怎样的愿景?

2050年:伟大复兴的文明强国

尽管中国已从“三期叠加”中逐渐摆脱出来,从通过新常态怎么看中国经济,走向通过供给侧怎么改革中国经济,再由新时代规划长远战略。但中国经济从高速走向高质量增长仍不可避免。通常估计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下行,大约每10年下行1个百分点,到2050前后,中国经济增速大致在略高于4%的区间。GDP大约在60万亿美元。即2050年的中国GDP可能比2035年翻番。这意味着中国GDP的全球占比将超过1/3,而二次大战之后到60年代的美国,其GDP占比大约是全球的40%。而彼时中国人均GDP很可能仍然只有美国的一半。

衡量中国社会将是多维度的,富强是指国家能力,民主是指政府治理,和谐是指社会氛围,文明是指国民素质,美丽是指自然和人文环境。可以说,随着中国梦的梦想成真,2050年中国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回归到中国在世界体系中应有的历史地位。彼时中国和美国的差异在于,美国是一种百年强权,而中国更是一种千年文明。

2035年:回归舞台中心的国度

从2020到2050的30年被分为两个阶段,其中2035是时间节点之一。那么2035年具有怎样的意义?首先是十九大的2035目标,几乎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到下个世纪中叶将中国建成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整整提前了15年。同时,2035年中国的GDP大约在30万亿美元,和美国持平或略大于美国。中国GDP的全球占比约为25%。中国人均GDP的世界排位将在50名以内,大致相当于目前中东欧国家的排位。

从2035到2050,中国经济能力大致回到了从秦汉到1840年的在世界经济体系里的固有水平,即中国GDP的全球占比处于25%-40%的常态区间。而不再是中国近代史国家的支离破碎和民众的颠沛流离。中国有能力引领东亚成为和北美及欧洲比肩的重要区域。自二战以来,只有前苏联和日本曾经接近过美国GDP的70%,此后两国与美国的差距反而逐渐拉大。2035年可能是二战之后,中国从经济规模和竞争能力方面,全方位地向美国迫近并持平的关键时点。很自然地,中国也会重新回归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2020年: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烙印

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既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处于习近平主席在越南APEC会议上所指出的世界经济上升期。社会主要矛盾也处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以三线建设为特点的平衡发展战略,到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为特点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再调整。我们预期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稳定在6%-7%的增长平台,2020年中国GDP大约在15万亿美元,人均略高于1万美元,大致达到了世界人均GDP的平均水平。中国的人口和GDP的全球占比都在约18%。这不仅是中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时点,也意味着,由于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使得人类五百年来,享受到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人口实现了翻番。中国接近OECD国家的入门门槛。

从2020到2035中国将逐渐从国际秩序的重要参与者和遵守者,向影响者和制定者的角色转换。从2020到2050,中国经济增速大致每10年下降1个百分点,而中国GDP的全球占比则每年上升约0.5个百分点,2020人均GDP达到全球平均,2035GDP总量达到与美国持平,2050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位置达到中国千年文明史的常态水准。

2018年:强烈期待中的平静转型

许多人对2018年持有热切期待,但很可能这是个平静中转型的年份。大致看来,2018年GDP增速微幅放缓,物价有所抬升,金融地产都是小年,从投资的角度看,将是平稳的一年。就经济增速而言,尽管过去10个季度经济增速大致稳定,但2018年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略弱,金融和地产增加值回落,出口不确定性增加等一系列因素,使得2018年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物价的大致走势则是CPI向上和PPI向下,其中CPI将较2017年上升约0.3-0.5个百分点,落在2.3%-2.5%的区间;PPI则将有所下降至略高于4%,下行节奏主要取决于大宗商品走势。如此物价运行将导致央行难以采取降息降准的操作,资金量紧价高。而PPI的回落也暗示第二产业的利润增速将明显不及2017年。

不仅如此,由于金融和地产增加值收敛,这将使得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更为局促。2017年,以漂亮50、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为三大主题的权益投资收益丰厚,信用债和现金管理也有所得。2018年趋势性和配置性的机会不那么精彩纷呈,机构投资者只能寻找交易性机会,也许央企混改、不良资产和非标类资产会存在较多机会,尤其是对不良资产包的筛选和处置,以及非标之中的股权质押融资计划、信托夹层和劣后产品、债权计划等,或许存在一些沙里淘金的机会。面对2018,以平静心态面对平稳经济局势为好。

中国奇迹:难以复制和逾越

当我们勾勒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愿景时,深刻地感觉到中国的巨大社会变迁。从当下和未来中国梦的愿景而言,将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称为“中国奇迹”并不为过。

中国奇迹般地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长期努力,同时完成了人力资源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基础设施上现代化的巨大挑战,十分幸运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还遭遇了有利外部环境的战略机遇期。天地师君亲的传统带来了政府和家庭对教育的巨大投入,在今日之中国,贫困、有天赋且勤勉的孩子,仍有打破藩篱不断上升到精英阶层的机会。中国政府对基础设施持续不断的热情,造就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工程。中国也很好地平衡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什么中国奇迹发生在中国并不偶然?这可能源自1820年以来,中国人所经历的从自我封闭到备受欺辱、从陷入沉沦到自我否定,从救国救亡的巨大生存危机感,到不断主动或被迫自强自立的艰难历程。这也是中华民族从卑微愤怒到大度包容地看待世界的自我救赎之路。我们几乎看不到一种文明能够从自我怀疑和否定的危机感中,以自救完成新生。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奇迹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复制。

时间对每个国家和民众都是公平的,不会多不会少,但并非我们总是对得起逝者如斯的时间。天命维新,中国新时代的沧海桑田对得起亲历其中的中国国民,但我们为家国的付出是否对得起新时代?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编辑 李靖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