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跃迁 “深圳湾”科技园区探路新生态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悦祺 深圳报道
2017-11-22 07:00

“我们要实现从3.0到5.0的飞跃。”深圳湾公司董事长邱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深圳湾园区在4.0版的智慧园区基础上,提出5.0版本的产业生态园区模式,主要特征为以产业生态运营为核心的平台园区,园区的地产属性将成为基本属性。

“我们的定位是平台公司,从原来产业地产的基本配套运营阶段提升到产业生态运营阶段。”邱文说。

“深圳湾”科技园区迈步向5.0的落点在于其高交会期间发布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布大会上,深圳湾公司、高通、空客、ARM等共19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深圳湾园区产业创新生态联盟,共同构建“一区多园”内的产业链合作。

不过,他指出,现在还处于破茧的阶段,需要时间,预计一年以后,5.0版本的园区将会显现雏形。

弱化地产属性

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深投控全资控股,是市国资系统专注于科技园区开发运营的创新型科技服务企业。公司目前主要负责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等7个深圳高新区核心园区项目开发运营,是深圳市国资委、深投控“一区多园”战略的核心板块,也是深圳高新区的代表性园区。

围绕“圈层梯度”战略,深投控提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深圳湾”园区品牌为核心,成批量打造产业生态完备的“产业综合体”,着力破解深圳产业空间不足和高成本问题,保障重点项目落地的“一区多园”模式2.0深圳版。

园区总建筑面积约360万㎡(已建成300万㎡),以产城融合科技综合体为主要特征,园区可动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目前已引进近800家),实现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

“我们的租售价格,起到了价格稳定器的作用。”邱文介绍,园区租售价格仅为市场价格的7折左右,将有效缓解深圳产业空间不足和高成本问题。而折扣来源于比市场价有优惠的政府的指导地价。另外,每年一部分租金的收入会留给深圳市科创委作为对园区内有贡献和科技含量企业的租金补贴。

因为收租金,产业园区很容易被当做“房东”,而忽视了背后的运营。在记者与邱文的三次会面中,他都强调深圳湾区别于产业地产。

“我们不愿成为单纯的产业地产公司。我们近期在和政府协商,将公司从政府统计的角度,变为科技服务公司,而不是产业地产。” 邱文说,未来地产属性会成为基础属性,不会是最核心的内容。

对于产业地产和科技服务之间的区别,从邱文对深圳产业园区版本的见解中可知悉一二。

从园区运营的角度,他将科技园区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0版本的园区以上世纪80年代“三来一补”的深圳制造加工工业区为典型代表。2.0版则是在原有物业的基础上,增加了研发办公服务功能。“车公庙附近的太阳工业区、天安数码城中还有这种模式。除了传统的生产,已经变为研发办公,也提供基础物业管理和商业等配套服务,但还是传统服务模式。”邱文说。

在他看来,目前深圳的主流园区基本以3.0版本为主,园区除提供研发办公基础服务外,还增加了金融、公共技术、人才、政务等增值服务,实际上是增值服务模式。中关村科技园和张江科学园也处于该阶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3.0版本的线上版——4.0版本的智慧园区模式也应运而生。园区运营方把增值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另外,在园区规划建设中引入了很多智能技术和手段。

邱文表示,智慧园区实际上还是单一园区的管理模式,服务其实基本停留在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上。“我们的服务核心是在产业服务和专业服务。也就是说,我们服务园区企业的核心需求,而不是配套需求。”

大生态+小生态

据了解,深圳湾科技园区产业生态系统将通过园区创新生态服务平台MyBay APP将园区内外产业生态资源全部打通,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作用。

其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产业子生态,以高通、ARM、华为、腾讯、空客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众多的优质中小企业为配套,构建若干个产业创新生态纵向子系统;二是以科技银行、科技担保、投资基金等优质服务机构为主,构建产业专业服务横向子系统;三是深圳湾园区已构建起包括政务、知识产权、科技展示、公共技术平台等丰富内容的公共服务系统;四是在园区近期20万、远期超过100万名研发、商务人才员工的基础上,打造提供优质商旅、办公及消费服务的电商平台。

深圳湾科技希望通过吸纳“独角兽”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模式,搭建起一个个产业生态系统,这些产业生态系统的方向可能是人工智能,也可能是智能硬件、集成电路、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诸多方面。

据介绍,以此次加盟的ARM和空客为例,他们不仅要到园区落户,更是希望以园区为基础,在中国构建细分的产业生态。

“空客到园区内不是造飞机,而是将本部之外的第二个创新中心落户在中国,要在智能制造领域构建产业生态,园区符合创新业务的需求。北汽的智能汽车研究院落户在园区内也是希望构建智能汽车生态链。”邱文说。

在采访中,邱文多次提及深圳湾园区是真正具备打造生态系统所需产业资源的科技园区。

“构建生态园区有几个条件,首先要在核心区域。有了最核心的地段,才能带动其他园区一起来加入生态系统。实际上我们以后还会让其他产业园加盟到产业生态平台上。第二是规模,一片树林不足以构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第三是质量。热带雨林和黄土高坡都是生态系统,但质量明显存在差距。”

对于记者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和张江科学园是否算生态园区的提问,邱文表示,中关村和张江的运营是分开的,虽然也是“一区多园”,但不统一运营,不能叫生态园区。另外,上海和北京的产业特点与深圳有很大的不同。

“生态园区最核心的价值不是在龙头企业,而是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我们才有运营空间。深圳的中小企业是北京跟上海都是远远比不上的。”

脱离传统的“房东”模式后,深圳湾科技的收益模式也更加多元。

邱文介绍,运营方搭桥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运营的收益绝对不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收益来源于企业充分合作中节省的成本。另外,产业生态系统欢迎深投控外其他品牌园区的加盟,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增加深圳湾科技的运营收入,而加盟的园区也将获得相应的分成。

(编辑:贾红辉,邮箱:jiahh@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