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亿利集团目前仍然有多只存续债券,其中公募债规模合计50亿元,私募债规模合计近40亿元。2018年将是亿利集团的偿债高峰期,将有超过46亿元的债券到期。

债券市场再次上演“技术性违约”戏码。
11月21日晚间,上清所公告称,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亿利集团”)2014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4亿利集MTN002”到期未兑付资金。随后,亿利资源回应称,是大额资金支付系统关闭前,兑付中票资金有部分未能及时进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公司账户,公司将于11月22日第一时间划转剩余款项完成兑付,并补偿投资者一天的利息。上清所22日再次公告称,收到亿利集团所兑付资金。
这种情形并非第一次发生,在债券市场通常被称作“技术性”违约。2016年,“15冀物流CP002”和“15机床CP003”两期短融都曾“技术性违约”,即付息兑付日当日未兑付,但均在次日完成了兑付。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往往技术性违约都是实质性违约的前奏和预演。而且按现在这个行情,后面违约的概率可能会越来越多。”一位债券投资者对记者表示。
另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纯粹的操作上的失误偶尔也会发生,由于某些原因,系统已经关闭了资金还没打出去,不过发行人一般会在债券到期前就提前准备好资金,这种“卡点”失误的情形,很容易让机构产生猜测,是不是企业的流动性出了问题。
相关人士分析,由于22日已经顺利兑付,很难下结论此次是技术操作失误,还是公司资金流上的压力,筹集资金上出了问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亿利集团于2017年11月17日发行了短融“17亿利集CP001”,期限1年,余额5亿,起息日为11月20日。
根据亿利集团官网介绍,其总资产1000亿元,包括亿利生态股份、亿利洁能股份和亿利金融三大业务主体。公告显示,此次爆出技术性违约的“14亿利集MTN002”于2014年发行,总金额15亿元,债券票面利率7.5%。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亿利集团的债券票面利率普遍在7%左右,相较于年报中公布的最高2.85%的净资产回报率,负债成本相对较高。
在债务集中到期、偿债压力大的情况下,高成本负债主要是为了借新还旧,且公司负债高度依赖质押。据亿利集团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亿利洁能11月13日公告称,截至当日,集团持有上市公司49.16%的股份,其中累计质押股份占到的93.51%,即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5.97%。
Wind数据显示,亿利集团目前仍然有多只存续债券,其中公募债规模合计50亿元,私募债规模合计近40亿元。2018年将是亿利集团的偿债高峰期,将有超过46亿元的债券到期。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种情况在今年非常普遍,发行人的资产负债情况很高,多数发行人处于借新还旧的状态。“这么做的风险就在于,只要链条上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很容易引发大面积违约。”
债券市场自2014年打破刚兑以来,违约债券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多,在2016年达到高峰,2017年信用风险得到一定缓释。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宏观经济改善有关。
不过,今年10月以来,债券市场走出一波大跌行情。截至11月22日,10年国债收益率收报3.95%,较前一交易日涨1BP;10年国开债收益率收报4.79%,较前一交易日上行6.86BP。
一位债券承销人士对记者称,债市的主要投资机构银行在今年的大环境下受到严格约束,对投资很谨慎,而现在又临近年底,资金比较紧张,融资成本提高了,新债很难卖。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有233只债券取消发行,取消发行总规模达到2310亿元,而今年年初至今,取消发债的规模达10486亿元。
10月份,信用债发债利率明显上行,而信用债发行数量则达到近几个月的低值。据choice数据,10月份,企业债发行28只,金额254亿,均为7月以来的最低值,票面利率为6.46%,相较于7月份的5.86%有较大幅度上行。
多位债券市场投资、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2015年是债市牛市,当时债券大量发行,期限最多的就是3年,也就是说这些债券将在明年集中到期。(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