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数字银行依托差异化战略担当行业补位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方海平 北京报道
2017-12-06 16:24

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二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12月5-6日在北京召开。在以“助力区域发展,成就活源之水”为主题的中小银行论坛上,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表示,数字银行依托差异化战略定位,以补位者的角色和传统主流银行优势互补。发展路径上,从数字银行1.0的时代到数字能力共享化的2.0时代,一直到金融服务智慧化的3.0的时代,数字银行将最终成长成为具备与人工智能深度和场景连接广度的智慧型数字银行。

赵卫星认为,数字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从建立伊始,新网银行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信息系统、风控系统等方面整体的运营皆以数字化为核心,由于数字银行轻资产运营且规模目前为止还较小,且业务范围相对单一,客户的整体偏年轻化,所以我认为我们是行业的一个补位者的角色,重点服务于主流银行服务不到的长尾客户。”

数字银行发展依托于自身特有的资源禀赋明确差异化定位。赵卫星介绍,目前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数字化银行。一类是致力于服务于C端的数字银行,主要依托于强场景、大流量,优化交叉产品及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服务;另外一类重心放在小微客户上,通过综合分析物流数据及供应链数据等来开展业务,是针对B端数字化金融发展方向;最后一类是利用多种金融科技在服务于普通C端用户的同时,搭建出金融的开放平台,通过连接各种数据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各类金融机构来输出科技和风控能力。

赵卫星指出,新网银行类似于上述第三类数字银行。“这种差异化的定位一定会带来数字银行的百花齐放格局。”

赵卫星还介绍了数字银行从1.0到3.0的三个发展阶段。数字银行的1.0阶段,金融产品服务数字化的阶段,无论选择哪种战略定位,数字银行首先的任务要实现金融产品服务的数字化,为此,银行需要对包括组织架构、人员、信息科技以及风险防控、流程等在内的多个环节进行重新的设计,化繁为简,保证组织架构的扁平化。“我们从开行的时候就从主流银行的30多个一般性部门精简到15个一级部门。”

他还表示,保持风控策略的持续迭代更新是数字银行必须要做的。“我们运用了人脸识别,生物探针,设备指纹等技术实现了在线实时风控防范,同时不断打磨迭代背后的风控逻辑和模型,借鉴了一些包括美国在内的科技企业,广泛使用的AB测试框架,再现对比多组授信策略表现,根据实时进行切换,以达到最佳的授信策略。新网银行现在有A、B两套模型同时在运用。”

2.0的时代来自于数据能力的共享。赵卫星认为,在这个2.0的模式下,需要依托于数字化的手段,通过万能连接的方式,将科技风险支付、精准营销等能力,同时对外开放输出,助力于各个机构共享数字金融的发展。 

最后是数字银行的3.0时代,即金融服务的智慧化。赵卫星称,目前不少金融机构已经积极介入和布局这个领域,新网银行也在人工智能里进行了探索,目前方向主要是风险控制的方向,运用了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术以及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客户信用的快速甄别,几秒钟来实现最后授信的方法。

(编辑:李伊琳)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