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软银潘世梁: 新常态下基金管理人应有三种担当

21世纪经济报道 申俊涵 北京报道
2017-12-09 07:00

12月5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7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上,中海软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潘世梁就“新常态下股权投资的新担当”发表了主题演讲。

中海软银是一家专注于金融资本运作、产业投融资、新三板并购、专项基金发行管理与PPP咨询管理为主业务的金融投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发行及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百亿元。

新常态下的三种担当

潘世梁在金融行业有十余年阅历和经验,他在演讲中首先对当前的经济状态进行了分析。他表示,每年经济状态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到投资方向和投资决策。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L型状态,传统行业下滑的态势很明显。

“我感受最深的是,公司前些年主要的投资方向其实是房地产基金。房地产基金的规模最高时大概是130多亿,当时我们在煤炭领域也有一些投资。但这几年,我们的房地产基金逐步退出到二三十亿的规模,煤炭领域的投资我们也是完全退出。”潘世梁说。

他认为,目前很多比较重资产的传统行业,可能不是股权投资所要追逐的。物联网、区块链、半导体等新兴行业正逐步呈现出来,但也并没有处于爆发的状态,所以整个经济发展可以定义为L型。

在这种新常态下,基金管理人做股权投资应该有三种担当。潘世梁分析称,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很快,很多企业在各种红利下发展也很快,做投资主要是寻找价值。但现在做投资,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过去我们更多考虑的是,从规模、数量、市场占有率的角度,去投资龙头企业、独角兽公司。或者是根据龙头企业的需求,帮助其寻找、塑造并购标的。但未来这种机会正慢慢转向创造价值,即投资机构利用自身的资源,帮助挖掘被投企业的价值。”他说。从800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里去寻找更多的优质标的,帮它创造新价值,基金管理人在新常态下做股权投资的第一种担当。

第二,当前强调的是用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意味着股权投资想再有百倍、千倍的回报是很难的。基金管理人应该意识到投资回报的边界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为独角兽。在对中小微企业投资时,要有理性、重新调整的认识。而且基金管理人对LP,也要有非常理性的教育。

潘世梁表示,第三个担当指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更应该审视自己。基金管理人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人格完整程度和道德底线,都是至关重要的。

做投资要结合自身产业优势

潘世梁也提出了对未来朝阳行业与产业的分析。他认为,朝阳行业包括半导体产业、旅游业、节能环保、汽车电子、新能源、物联网、区块链等。比如,现在的汽车后市场非常火热,因为中国有2亿的汽车保有量,汽车后市场仍然具备很大的投资价值。

“能被选出来的行业,是共性的被认可的新兴行业。它的投资价值对于每一位基金管理人和创业者来说,都是适用的。但是每家投资机构的资源、专业、属性不一样,专攻的方向也会不同。你能做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个人的资源、专业水平等,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他说。

潘世梁表示,产业优势对投资机构和行业中的创业者来说十分重要。对投资机构来说,产业优势带来很多股权投资的退出机会。所有的股权投资最重要的退出方式都是IPO退出,但能够IPO退出的投资案例很少,甚至是百分之一、两百分之一。

他认为,未来的退出方式中,并购和泛并购会更多一些,投资机构跟产业的合作会为退出带来帮助。例如,中海软银在教育、医疗、文化领域涉足较多。在医疗行业,中海软银的投资是跟国药集团进行合作。不论在医药的哪个细分领域,被投项目走到PE的前期或者中期,退出的优势会比较明显。

“所有的投资都希望低买高卖,但项目估值变高仅仅是因为你给了资金,它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就变高了吗?我觉得很难。”潘世梁说。

比如中海软银也对医院进行投资,但医院的成长,并不是给它资金就够了。如果在医院的运营管理、设备、器械、医师、医药等方面,中海软银没有资源去帮助它,这种企业的成长速度仍然是很慢的。中海软银利用国药集团的产业优势,带动了这家医院发展。

最后,潘世梁总结称,虽然中海软银拥有一定的产业优势,有海归团队、低成本资金和政府资源的优势,但综合来说,机构每年还是会面临许多的投资失败案例。

“股权投资仍然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他说,其实所有投资机构的投资逻辑、投资模型、外部专家、风控标准等,基本上大同小异。而明确上述的三种担当,投资机构的专业性才有更大的发挥余地。(编辑 林坤)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