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转型样本:“德企之乡”太仓如何探索外企与民企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卢常乐 江苏太仓报道
2018-04-17 07:00

一方面,本土企业从产品、资本、人才、管理与市场等各方面学习借鉴德企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太仓本土企业在着力突破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五大关键技术领域,围绕当地德企实现产业链的互联互通。

在太仓高新区内的通快集团的工厂里,一位工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演示了一块钢板被机器折弯的过程,折弯后的板材其弯处的弧度呈现出完美的半圆形——手工操作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这是江苏太仓与德国企业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

作为常年占据全国百强县前十强的县级市,太仓凭借多年对德合作的优势,正推动德企与本地民企的互动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4月13日,太仓举办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大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走访太仓后了解到,如今的太仓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凭借毗邻上海的独特地理位置条件与多年累积的对德合作优势,正加速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以培育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数据显示,目前太仓全市有400多家本土企业与德企在产业分工、研发创新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对接合作。同时,太仓将和高校联手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产业+网络、机械工程与大数据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积累创新要素,培育人才资源。

智能制造加速升级

江苏省太仓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从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公司落户开始,25年间太仓集聚的德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00家,年工业产值超过500亿元,成为中国德企集聚度最高的地区。

2017年9月,在工信部公布的中德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被列入其中。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在该园区中,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率达75%,规模企业智能制造普及率超过50%,工业机器人密度更是达到116台/万人,入围江苏省各级智能车间示范项目就超过130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迄今唯一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如今在太仓集聚的德企已经率先朝着智能制造加速改造升级,成为推动太仓制造业转型与蜕变的关键核心要素。

置身于太仓高新区内的通快集团的工厂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这座面积为2300平方米的厂区内,仅有73个工人,却实现了1亿元的年产值。

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以激光为主要切割技术的加工机床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合金板材上切割出各式各样的汽车零部件,据车间工人介绍激光切割最厚的合金板材能够达到3厘米。

通快集团是德国工业4.0核心成员之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快智能、敏捷的自动化工业操作管理平台,使生产过程更加柔性、智能、可靠,不仅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也可向有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

而今年3月16日,园区内的舍弗勒集团全球首个P2混动模块在太仓投产。基于其工业4.0的智能化生产线,这种高度集中的P2模块,可实现即插即用,对于当前热门的混合动力车型以满足“双积分”要求的国内整车厂来说,能够为汽车厂商提供最快速的解决方案。

在舍弗勒的智能化车间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几乎每条生产线都是由智能机械构成,其生产出的大型零部件经智能储备设备就能够立即被送往储物架,这一切都只需操控人员轻触智能机械旁的指挥电脑便可完成。

4月13日,在太仓举行的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太仓市原来中德合作的基础就比较好,进一步发展智能制造更要抢占先机,发挥自身德企集聚的凝聚效应与产业基础,“前途很大”。

推动民企发展壮大

在走访太仓高新区的过程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在与德企的互动融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目前太仓全市有400多家本土企业与德企在产业分工、研发创新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对接合作。

一方面,本土企业从产品、资本、人才、管理与市场等各方面学习借鉴德企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太仓本土企业在着力突破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五大关键技术领域,围绕当地德企实现产业链的互联互通。

太仓市委常委、太仓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红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太仓的德企95%都集聚在高新区,园区的生产总值达到了1000亿元,其中德企和民企各占50%的市场比例。

“数量方面,当然民营企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数量多,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三四千家。”王红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市场总量的比例相同,但相比于德企的体量与实力,目前太仓本地民企的发展总体上实力还并不强。

除此之外,王红星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地民企发展中目前遇到基础创新力的不足这一根本性问题。“从企业家的观念,到研发的投入都需要增强,对人才的吸引要持续不断。”

在王红星看来,如何缩小太仓德企与民企之间的“鸿沟”,成为当地政府近两年来努力方向的重中之重。

“太仓的发展经历了阶段性的特点,第一阶段更加注重招商引资,将德国企业引进来,但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要推动本地民企与德企的融合发展,从而推动与实现本地民企的高质量发展。”王红星解释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为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当地政府每年在德国举办“太仓日”活动,从2017年开始由政府组织当地民营企业参加,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来转变企业的发展观念。另外,当地政府还有意搭建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并出台政策用于支持民企与德企间合作,同时也支持德国企业购买中国企业。

事实上,提升当地民企创新研发能力的关键要素还是人才。为此,虽然自2001年,太仓就开始引入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形成了从中职到高职、本科与研究生系列化的教育体系。

而对于研发型人才,太仓也在布局。4月9日,江苏省政府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和太仓校区。此前的3月26日,太仓市政府还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太仓将与上述高校联手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产业+网络、机械工程与大数据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积累创新要素,培育人才资源。

对于太仓的未来,褚君浩认为,太仓过去做上海的工业生产链的配套起家,今后则要将60%的力量用于智能制造新的研发。

“德国很多智能制造企业都是由小发展起来逐渐壮大,因此当前太仓需要培育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当前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褚君浩总结道。(编辑:陈洁,如有建议意见请联系lucl@21jingji.com,chenjie@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