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疆到深圳:香港北上创客的“独角兽”梦

21世纪经济报道 戴春晨,吴文汐,刘嘉欣 深圳前海报道
2018-07-31 07:00

几乎每个工作日,香港青年林恒一都要坐上元朗的巴士,到深圳前海上班。这样的“双城记”生活,他已坚持三年有余。作为凝方科技的创始人,林恒一的梦想简单但不小。他希望运用物联网技术改造内地的写字楼,在节约能源的同时给楼里的白领们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

十多年前,香港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汪滔带着一款样机,在深圳南山创办大疆创新。数年之后,这家公司成为名震商界的“独角兽”。在他身后,一批又一批的香港青年工程师跨过深圳湾,期待创造和大疆创新一般的商业传奇。林恒一就是这样的追随者。

专注于产品的工程师文化,曾造就了美国“硅谷”的繁荣。如今,过境而来的香港工程师们正在珠三角地区创造新的商业文明。他们既有与国际接轨的技术,又熟悉国际商业运作规则。在香港的科创土壤还未肥沃的时间,他们选择在深圳、在珠三角地区连接内地庞大市场需求。

创科香港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在资讯创科行业——即内地所称的互联网、TMT 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将面临数以万计的创始人及优秀工程师缺口。香港优秀工程师“过河”,不仅为大湾区科创行业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带动内地“码农”成为优秀人才。这将弥补区域内高端人才不足的“空白”。

“过河”,来到创新的世界

香港与深圳隔河相望,港人习惯称到内地为“过河”。对许多香港创业青年来说,“过河”是坚定而果敢的行动。

来到深圳之前,在香港土生土长的林恒一已经在香港数码港的孵化器里待了三四年。在香港数码港的合约期满后,林恒一选择“搬家”,入驻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创业梦工场。新的孵化器由深港双方推动成立,目前已被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合作平台。

对林恒一的凝方绿能团队而言,这一次搬迁如同结束一场尴尬的恋爱关系。

深圳前海的物理距离更近——他从元朗的家往返深圳前海只需两个多小时,而从元朗到香港数码港的孵化器居然要耗掉四个多小时。

差距不只是物理距离。从香港到深圳,林恒一似乎从一个世界“换”到了另一个世界。前一个世界叫“香港”。这是一座充满光辉的国际化大都市,“国际金融中心”使得工作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有资格得到世界的歆羡。不过,尽管香港拥有匹敌世界的科研实力,但国际金融中心的光芒太耀眼,在其映衬下,即使是世界瞩目的科创行业,也显得黯然失色。

林恒一感觉到不舒服。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香港从事研发的人数量不多,大多偏向到金融机构和律师楼里就业,缺乏一种创造性的文化。

这是一种香港人理想的人生。如同香港电影常说的台词——这个小孩真聪明,未来不是当医生就是当律师。但香港电影里似乎从来没有人祝福邻家的小孩未来成为创业者。

创科香港基金会近期发布的《创科发展 人才先行》报告指出,香港金融、法律、医学等传统职业优势明显,优质人才就业时更倾向于相关岗位;而在专业选择时,“高分”学生亦更愿意选择此类学科就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科专业与岗位吸引力不足,香港在专业选择与职业选择两个关键节点流失大量“创科后备军”。

毫无疑问,香港特区政府正在极力扭转这样的局面。林恒一也注意到,香港近些年来创科氛围越来越浓。

不过,无论基于创业成本的评估还是对接市场需求的考虑,林恒一认为,深圳都比香港更适合凝方科技。深圳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香港的基因是金融,是航运和贸易,但当下深圳的基因就是创新本身。

近日发布的北大汇丰·深圳湾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深圳,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创业;平均每个小时就有55人开始创业之旅。这座城市平均每天诞生46件发明专利,平均每63人拥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了超过8000家创投机构。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深圳拥有完善的创新生态——除了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还相对单薄。这恰恰又是香港的强项,使得两种城市互为犄角,催生了林恒一们的创业“双城记”。

林恒一团队在香港运营的项目,是承建香港写字楼的全套能源管理系统。这需要运用到前沿的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这恰好是林恒一和伙伴们的强项。“绿色”是香港商业运作的共识,但内地写字楼的业主们还没有形成节能的“惯例”。现在,林恒一的技术团队正在将全套系统拆解为不同模块,希望逐步改造内地的写字楼。

林恒一看好内地市场的前景。

“与内地兄弟一起”

香港创业青年在深圳逐梦的同时,也开启着内地青年的“深圳梦”。

对林恒一而言,在深圳逐梦的过程,就是作为一名工程师,“与内地兄弟一起”,专注做好产品。

与“硅谷”的很多初创企业一样,林恒一的企业是“纯粹”技术驱动的企业。这要求团队成员合作默契,专注于某一项技术细节的研发,并保证完全不出纰漏。在深圳创业三年多,林恒一的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最开始的香港技术团队,开始吸纳进不少内地大学毕业生,扩展至十来人的团队。目前,这个技术团队已经有一小半内地人,来自诸如广东工业大学的内地普通高校。

在香港,工程师这份职业没有会计师、律师等传统企业体面。但在深圳,凭借香港高校的优质教育,香港工程师已经是光辉的存在,能力超过许多内地普通高校毕业的工程师。林恒一的工程师团队“必做”的事情是,给新进的内地大学毕业生做培训,让他们尽快达到团队需要的能力级别。

但林恒一很快发现内地大学毕业生的不一样。

这在与世界做了上百年生意的香港是不可理喻的。香港人的商业理念是将工作纳入规范的流程,每一项任务都是为整体的任务服务。林恒一正在把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理念,传输给他的“内地兄弟”们。

即使是创造性的研发,也与规范的流程没有矛盾。林恒一总是鼓励工程师们,在研发过程中想清楚应用的场景和客户的需求,确定研究的大方向,再逐个击破难题。

这就是工程师与“优秀工程师”的区别。

这对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占据全球科创高地很有价值。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的优秀工程师还不够多。

大疆创新的投资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早前在前海深港合作论坛就此做过估算。据他估算,从粤港澳大湾区层面来看,需要联合创始人至少1.6万人/年,优秀创业工程师则需要13.6万人/年,而大湾区本地供应高质量工程师数量满足需求比例仅为36.8%,科技企业创始人方面仅能满足2.6%。

在粤港澳大湾区面临“人才瓶颈”的背景下,像林恒一这样优秀的香港工程师的涌入,为内地工程师的“迭代”提供了“神助攻”。

(编辑:辛灵,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xinlingfly2007@163.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