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花絮
中国光大集团投资与重组部总经理林春点评表示,看到报告里专门谈到了多元化的方向,这个方向是必然的,是未来的方向。从我的角度来看,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客户端,客户的需求、市场规模增量很快,有资产配置需求,需要配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产品,不同专业能力的体现。
第二个能看到零售端的年轻化,带来的一些结构和风险偏好的很大的变化,这也是他们希望提供更多的服务,从我们自身发展来说,首先中国对外金融开放的深度越来越深了,越来越广了,资管机构也都想为客户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所以必然会走向多元化,当然服务方式也是多元的。
泰康资管总经理段国圣点评表示:
刚才我在听的时候也在思考,通过资产管理,市场花了120多万亿,我们从业者越来越多。针对报告聊一下,这个市场长期是周期的,是波动的,市场跌得很厉害的时候我总是满怀信心,觉得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涨起来。有时候涨得很高的时候我也很恐惧,害怕掉下去。但是我想现在规模不一样了,其核心原因是什么呢?中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总裁成家军点评表示:
这个报告当中特别提到了十问十答的形式回顾了理财子公司这一年多来的情况,我把这十个问题归纳了一下,实际上是三个方面。比如说,规模、客户、渠道和产品,这是我们理财子公司发展的基础。净值化和定位是我们理财子公司发展的方向。投研、人才、风控和科技是理财子公司行稳致远的保障。基于这三个方面,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理财子公司行业规模发展的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首先,坚守行业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第二,合理制定经营策略,实行差异化的发展。
第三,持续健康的业务支撑。
点评嘉宾:
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秘书局局长 陶玲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总裁 成家军
泰康资管总经理 段国圣
中国光大集团投资与重组部总经理 林春
主持人:
光大理财总经理 潘东
报告提出资管“十四五”展望:新周期下把握资金端、资产端、模式端十二大机会。
资金端:把握居民财富重配置、养老体系建设、产业及政府战略资金、跨境资金四大机会
资产端:把握权益、另类、被动、绿色四大机会
模式端:以客户为中心,探索四大模式升级
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刘冰冰
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资管行业整体增速10%,达到122万亿元,已恢复至新规前水平。规模接近但质量大幅提升,净值化主动管理资管规模在过去三年实现了年化27%的高速增长。
光大理财总经理 潘东
结构方面,保险、养老比例上升,固收+及权益产品爆发。资金端:整体保持15%增速,资金结构保持稳定,仍以零售资金为主。产品端:现管回暖,固收+流行,权益火爆,被动趋稳。
报告指出,中国资管市场已迈入新发展阶段,预计“十四五”周期将取得12%年化增速,达到210万亿。
报告发布人:
光大理财总经理 潘东
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刘冰冰
光大信托董事长冯翔表示,就信托公司来讲,首先还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信托公司来讲,本身应该利用好自身在固定收益上的这些投资优势,固定收益产品依然较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来讲资本市场也是信托公司当前的业务重点,也是标品转型的方向,如定增、固收+、中资美元债等都有这些投资的机会。从长期来看,我们还是要优先考虑性价比较高的,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资产战略配置,比如说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这种机会项下的养老信托、绿色信托。同时以数据中心、物流为底层资产的这些公募类的也是我们信托客户的非常好的配置的方向。另外一个,我觉得要关注刚才朱院长讲到的,关注我们一些战略性的行业,比如说碳中和、消费品、医疗、医药,以及高端制造这些行业所带来的一些机会,刚才几位都讲了很多了。
作为信托公司来讲,首先还是要找准定位,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信托公司的转型,不断的提升丰富自己的产品,谢谢旭阳。
易方达基金董事长詹余引表示,“我们投资的主要对象是股票和债券,权益和固收。我们觉得将来这两者仍然都有很大的机会,特别是权益市场未来的机会我们也是长期看好,当然大前提是前面讲的,短期的一些政策变化,包括外部的冲击肯定都会有,但是我们认为从内生的增长会对冲外部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或者在这样一个判断下,我们对权益还是非常看好。”
詹余引称,市场面临着挑战。我们处在高波动、低利率的这么一个大的环境里。高波动除了经济本身的变化以外,其实还有一个我觉得市场共识容易达成。这个市场共识是指短期的市场共识,当然长期也有很多共识,短期市场共识的达成更容易让这个市场产生波动。
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表示,巴菲特这几十年都是买多美国,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我们要坚定地买多中国。买多中国一个是股票,一个是债券,我还是倾向于股票在3年到5年内。为什么?就是证券化率。美国的证券化率,它的股票市值是GDP的2.8倍,日本是1.4倍,中国现在是0.8倍,还有一个很大的空间,中国经济本身要强劲的增长。第二我们证券化率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一定要买多中国股票,全球看都要买多中国股票。
从行业来看,他看好四个产业:医疗卫生、大消费、碳中和(新能源)、TMT。从产品来看,他认为可以投资上述四个行业的ETF或主题基金。
建信理财总裁谢国旺表示,我们2019年6月3日开业,到现在差1个月,正好两年了。我们在公司内部说得最多的是把自己当做创业公司,而且事实上也是这样,我们确实是创业公司,所以我自己感觉两年过来面临最大的挑战不是外部市场,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就像刚诞生的婴儿,你跟母体刚分离的时候,以前你以为在母体长了十年了,规模过两万亿了,以为很顺了,实际上分离的过程,你会发现完全是一个初创的公司,你如何让你的公司能够既贴合市场又能够完全服务到母行,我自己感觉一个是系统的建设,我们在成立之初就下决心要开发一套自己子公司的在土壤上面运作的系统,而不是复用母行的系统,现在看起来这条路走得非常艰辛,但是到现在我们一直鉴定的认为这条路是对的,未来的方向顶是这个方向。
【主持人】
光大理财董事长 张旭阳
【嘉宾】
建信理财总裁 谢国旺
中信证券总经理 杨明辉
易方达基金董事长 詹余引
光大信托董事长 冯翔
朱民表示,我们今天严格意义上仍然在4G和智能手机阶段,相信在座很多都是5G。我们正在走向5G和云,走向这个阶段。但我们要注意,5G不是我们的目的,5G只是个过渡,只是个载体,我们要走的是未来的物联网和区块链。4G是把人联起来,5G是要把物联起来。当5G把物联起来,重建物的信誉和人的信誉,它的技术是区块链,这是未来的整个的,我们能看到的科技最为基础的方面。
朱民指出,我们正在离开信息时代,进入智能时代。数据为王的时代到了。
他表示,中国正从制造中心走向创新中心。
朱民表示,“碳中和”是个巨大的科技的变化,理论上来说零排放农业,零排放化学,整个化学从油走向氢,石化的实质没有了。这一切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这是一个根本的颠覆,所有的一切是科技。
“碳中和”它是一个根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的再造,它会推动我们新的整个改革开放的框架。
我对于“碳中和”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它不是个减排的问题,它是个重大的中国机遇,是中国的新增长故事,也是中国能够引领未来的一个最重要的机遇和抓手。因为如果中国的“碳中和”成功,中国就在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认为是最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新的道路,中国就在世界上真正的站住了,“碳中和”重大的意义对中国来说就在于此。
“碳中和”带来巨大的创新和技术发展空间:太阳能、光伏、电解水制氢等。
整个汽车行业在洗牌: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演讲时表示,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时点上,市场的波动是必然的,是个常态。因为疫情虽然往下走,但还有反弹,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第一个大背景。但是疫情往下走的时候,刺激政策开始逐渐考虑撤出,这是个拐点,这是第二个背景。而第三个大的背景就是经过了疫情,全球的债务上升,全球的股市上升,风险上升,都在高位,这三个事情放在一起,市场一定是非常紧张的。我觉得这是常态,因为这个会维持相当一个阶段。在这个时点上,世界也和市场一样正在经历一个更为重大的深远的结构性变化。这个大的结构的未来正在汹涌而到现在,所以在这个时点上,我一直觉得与其关注波动,但是波动是要过日子,不如关注未来,关注结构,布局未来,布局结构,我觉得这是今天投资的最主要的关键点。
嘉宾:付万军、齐晔、林春、冯翔、孙强、张明翱、张旭阳、刘秋明
中国光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付万军在致辞时表示,截止2020年底,我国资管市场规模达到122万亿,相比2019年增长近10%。从2017年开始的资管行业转型成效显著,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资管行业迎来了更多的新的机遇。
一是居民财富配置基金,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收入达到1万美元,房住不炒的背景下,金融资产配置拐点已经到来。“十四五”期间,居民财富配置金融资产比例将持续提升,有研究机构预测,未来5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9%—14%。中国经济潜力和居民财富增长,为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权益资产投资机遇,“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多层次资管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比重。根据中信证券2021资本市场展望,在不断涌现的优质企业的发展情况下,中国权益投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A股上市公司将超过6200万家,资产管理行业将会迎来新的机遇。
三是“三支柱”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经济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三支柱体系,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养老金支柱体系受到了挑战,急需第二、第三支柱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发展。
截止到2019年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占比大幅上浮,发展空间巨大,大有可为,所有这些都为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发展潜力,能够抓住“十四五”战略机遇期,主动迎接挑战,实现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正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