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广:小步加息应成规律
本报记者 高静 北京报道
如果还要加息,就要一点一点地慢慢加,形成规律,让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有稳定的预期。
8月18日傍晚,央行宣布8月19日起加息。
这是继今年4月27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后,央行再次在利率政策方面出手。
7月初,针对今年年初以来投资和信贷增长过快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曾发布报告,建议“择机加息”。作为两次报告的执笔者,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曾多次公开建议央行采取“小步多次”的升息策略且为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同时加,保持利差不变。
8月21日,加息后的首个工作日,王小广接受了本报专访。
《21世纪》:你一直在呼吁“小步多次”加息,央行此次加息就选择了存贷款利率同步上调,这和你当时的建议十分一致。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小幅加息没有什么效果。为何你建议要“小步”和“多次”?
王:利息的上升和下降,从货币政策调整的历史来看,还是小步微调比较好。这会给市场一个稳定的预期:利率会不断上调,成本会不断增加,也让企业产生适宜的适应能力。
实际上,此次加息说明了研究者的意见正趋于一致。我们的研究也在给央行的政策作支撑。
《21世纪》:看来你比较倾向于建议以后央行一直采取这样的小步加息?
王:如果还要加息,就要这样一点一点地慢慢加,这样形成规律,会让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有稳定的预期,做好准备,就不至于在政策来临时特别被动。
《21世纪》:那你觉得下半年还会再次动用上调利率这样的货币政策吗?
王:这个应该根据第三季度的数据来决定,要看三季度的投资增长是不是会有一个明显的回落———可持续的、平稳的回落———而且回落后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如果投资增长在第三季度依然还是降下不来,或者只是某一个月份降下来了,还可能会采取小步上调利率的方式进行调控。
《21世纪》:你一直建议要存贷款利率一起上调,保持利差不变,这是基于怎样的分析?
王:事实上,合理的常规加息都是存贷款利率一起上调,否则拉大了存贷款利率差不合适,对于存款者也是不公平的。央行之前调整利率时也都是存贷款一起调,今年4月份单独上调贷款利率是一个特例,是为了收紧当时过于凶猛的信贷量。
《21世纪》:这能多大程度上抑制目前投资过快的问题?
王:这次央行选择利率工具正是为了收缩货币需求。是次加息中,长期贷款利率增幅较大,五年以上期贷款利率从6.39增加到6.84,增加0.45百分点相当于基准利率上调量的两倍,抑制长期贷款需求就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联系起来。
事实上,目前的一个问题是中长期贷款增长太快,从去年12月份开始,中长期贷款首次超过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偏多的信贷结构也会增加风险。这次加息的安排既能抑制投资也考虑到这个信贷结构风险。
《21世纪》:这次加息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大吗?王:加息让购房者的成本增加,这会抑制一定的购房需求。虽然对于利润率很高的房地产企业来说,贷款利率增加0.27个百分点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加息对于消费者预期和成本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而起到紧缩作用。
《21世纪》:这次加息,哪些行业会受到较大影响?王:这主要看各个产业的资产结构,负债率比较高的行业所受的影响会比较大,此外,对于利润率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成本的增加对它们的冲击会比较大。
图:
王小广 PHOTOTEX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