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农业”助推中国生物燃料产业
实习记者 骆毅 北京报道
伴随着中国对生物燃料需求的增加,期待有所作为的不仅仅是中国能源企业,还有万里之外的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农场主们。
“目前,我们已经和河南天冠集团达成协议,在利用小麦生产燃料乙醇方面进行技术合作。”近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农业厅农业市场服务处处长马柯瀚(Kurt Markham)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河南天冠是我国四大燃料乙醇试点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年产量达到30万吨,所用原料以小麦为主。
马柯瀚还透露,已有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企业在中国运作生物柴油项目。这一项目厂址拟设在辽宁大连的北部地区,新工厂的技术会从美国引进,豆油、菜籽油等原料也会从美国进口。
据了解,包括技术和设备在内,200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总价值达到3.7亿美元。马柯瀚表示,希望这一数据在未来的4年内翻一番。
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大豆柴油总产量达到1.5亿加仑。目前,美国共有超过65家生物柴油工厂,产能为3.95亿加仑。明尼苏达州位于美国东北部,是美国利用大豆生产生物燃料的最大生产地。
大豆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第二大农作物。明尼苏达州大豆协会主席Jim Call表示,2005年,明尼苏达州生产的生物柴油达到6300万加仑,其中98%是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的。
Jim Call认为,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减免税收等激励措施,以及硬性规定生物柴油在柴油总销量中所占比例等强制措施来推广生物柴油,促进生物柴油生产能力的扩大。
我国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指出,“能源农业”就是有目的生产生物质能含量大、利用价值高的农作物,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凝结在农作物以及农业副产品、剩余物、废弃物等中的生物质能开发出来,将其转化为可供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利用的能源。发展能源农业,可以实现能源、农业、生态的多赢。
Jim Call表示,由于美国国内的巨大需求,明尼苏达州目前还没有对中国出口生物柴油的计划,但大豆出口却是明尼苏达农场主们重要的经济来源。
据悉,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所产的大豆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总量的50%则用于出口,而全美共计有四成大豆的出口地为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