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公司延期解禁真相:重要股东7.34亿禁售股“暗度陈仓”
创业板公司延期解禁真相:重要股东7.34亿禁售股“暗度陈仓”
本报记者 徐亦姗 北京报道
36家创业板公司集体宣布延长锁定期一度被解读为“救市强心剂”,但其间或另有乾坤。
记者发现,集体延期解禁背后,近6成公司在公告中玩起文字游戏,实际控制人外的大股东一致行动人、高管、创投等其他做出首发禁售承诺的重要股东被“刻意忽略”。
据记者统计,上述重要股东持有禁售股高达7.34亿股,至今尚未做出延期解禁承诺,最有望在10月30日解禁后上演减持大逃亡。
而上述重要股东实际上是本次解禁主力军。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为例,该部分重要股东持有的首发限售股总数高达5.79亿股,占其8.32亿总限售解禁股总数的69.59%。
事实上,在创业板大股东、高管资金饥渴的推动下,前述未延期禁售股中,已有14132.94万股被质押、100万股被冻结,质押股占比已达19.2%,这或将成为本次解禁洪峰的出口。
7亿限售股未延期解禁
记者翻阅36家创业板公司的延长锁定期公告发现,相较其上市时做出的首发限售承诺,有21家公司做出延长解禁承诺的仅为实际控制人、或部分实际控制人,而大股东一致行动人、大股东控股的法人企业、员工、创投等其他持股5%以上的首发限售股东并未作出延长锁定期承诺。
在上述限售股中,高管为主的员工持股最为普遍,持股总数亦占半壁江山。
以首发禁售股总数最多的爱尔眼科(300015.SZ)为例,2009年10月30日,控股股东湖南爱尔、以及陈邦、李力、郭宏伟等高管作出首发上市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减持持有股权,据半年报显示,上述通过首发承诺锁定的股权总额为30560万股。但在最新公告中,仅承诺湖南爱尔持有的19200万股在年底前不减持,而三位高管持有的11360万禁售股仍在10月30日解禁。
此外,红日药业(300026.SZ)、神州泰岳(300002.SZ)、中元华电(300018.SZ)、华星创业(300018.SZ)的员工首发禁售股也分别达8181.3万股、6324.62万股、4806万股、4420万股,而仅上述五家公司员工禁售股总数就高达3.51亿股。
除此之外,大股东一致行动人、大股东控股的法人企业持有的禁售股数量也颇为宏大。其中天龙光电(300029.SZ)、上海佳豪(300029.SZ)、吉峰农机(300022.SZ)最为典型。
其中,天龙光电四位实际控制人控股的常州诺亚持有6119.24万股;上海佳豪实怀控制人刘楠控股的佳船投资持4424.3万股;吉峰农机实际控制人王新明控股的四川神宇持有3952万股。
相比之下,创投股东首发禁售股的情况较少,仅在网宿科技(300017.SZ)、鼎汉技术(300011.SZ)中出现,持股总和不足1400万股。
1.41亿质押股倒逼“暗度陈仓”
事实上,7.34亿巧妙逃脱延长锁定承诺解禁股背后,或为解禁后实际控制人、高管为主的创业板股东强烈套现行为铺路。
一位对创业板解禁看法悲观的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在其上半年调研过程中,不少创业板公司高管明确表示要减持改善生活,“有些甚至要将现有座驾换成奔驰宝马等豪车”。
而大股东控股的法人股东、一致行动人则因为间接持股身份,带来的减持负面影响较小,被视为大股东减持的理想渠道。
另一组表明股东迫切减持的数据为,在前述7亿未锁定延期的禁售股中,有14132.94股已被质押、100万股被冻结,其中被质押股数占其持股总数31900.55万股的44.30%,涉及莱美药业、上海佳豪、爱尔眼科、华星创业、天龙光电、金龙机电六家公司。
其中天龙光电股东质押的情况尤为严重,由四位实际控制人持股的常州诺亚以及自然人股东钱建平分别持有首发禁售股6119.24万股和480万股,但其中常州诺亚持有的6110万股被质押,钱建平持有的480万股被全部质押,质押股占比几乎达到100%。
紧随其后的则为金龙机电,其中金美欧、黄永贤两位股东合计持有限售股1845万股,但金美欧持有的1538万股中,有1153.5万股已被质押,黄永贤持有的307万股中有100万股被冻结。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