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6万亿元大关后,广东经构步入调整期的阵痛开始显现。
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36.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较上期回落1.3个百分点,也低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8.5%的增长目标。
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在分析一季度经济数据时表示,增速的回落是受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因素叠加的影响,而这些困难“还将延续一段时间”。
不过,亦有观察人士指出,一些新的因素也出现在本季度的经济数据中,譬如粤东西北地区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珠三角地区,显示出其对广东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增强。
结构调整阵痛
广东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外贸进出口数据下降和固定投资增速回落是主要原因。
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累计完成进出口2227.9亿美元,同比下降23.1%,占全国23.1%;其中出口1299.7亿美元,下降20.2%,进口928.2亿美元,下降26.7%。
幸晓维表示,今年国外需求将略好于上年,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调整策略等因素影响比较大,今年的出口形势会比较严峻。对于对外经济依存度颇高的广东来说,外贸数据的下滑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广东省进出口数据有个规律,往往一季度数据低,全年呈前低后高。”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二季度外贸形势不容乐观,预计会延续这一回落态势。
作为中国外贸风向标的广交会成交数据,也反映出了这种趋势。于4月22日闭幕的第115届广交会一期项目,展出的产品主要为机电类和五矿化工类。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截至4月18日,机电产品累计成交124.9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6.1%。
“广东经济正处于走出微笑曲线的低端,对出口层次要求有很大提升,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的可能转移到内地、东南亚等地。”彭澎说。
另一方面,固定投资增长幅度回落,也是影响广东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因素所在。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36.91亿元,同比增长17.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
粤东西北接力
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但接受采访的人士均表示,不需过分担忧广东经济会继续下滑。
“今年一季度固定投资偏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春节假期、去年固定投资存量消化等因素,影响了一季度的固定投资,使其处于低谷时期。
不过,广东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内部已经有些结构性的变化。
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一季度,广东省的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四大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2.5%、40.2%、34.6%和30.7%,显示粤东西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成为拉动广东固定投资增长的动力所在。
不仅是固定投资数据,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等重要数据上,作为广东经济内核的珠三角地区均落后于其他三个地区。在进出口增长率上,珠三角地区更是下滑27.6%,是导致广东外贸进出口下降的直接因素。
根据广东省长朱小丹此前透露的数据,今年粤东西北地区计划建成高速公路476公里、完成投资517.5亿元,均占全省计划数的80%左右,成为广东省投资的重点。
“最近去粤西四城市调研,茂名、湛江都在大兴土木。很多地方都提出了2020年、2017年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之类的口号。”彭澎表示,在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战略的推动下,相信近几年广东经济增长的第二引擎就会形成了。
不过,陈鸿宇也提醒,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基数小,增长速度快只能说明它在追赶过程中,并不能说已经形成了广东经济增长的第二引擎。(编辑 吴红缨)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