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晖是与非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汉澍 香港报道
2014-05-12 07:00

万洲国际IPO是个分水岭。对于鼎晖投资总裁焦树阁来说,双汇的这个项目成败在此一举。作为鼎晖投入时间最长的企业,如果能成功IPO,鼎晖和焦树阁将当之无愧荣登中国PE史上“教父”级的神坛;而一旦重启继续陷入泥淖,则是一个扔不掉的烫手山芋。

据投中集团不完全统计,鼎晖的团队从1997年到2011年投资了近百家企业。其中包括蒙牛乳业、李宁体育、皇明太阳能、双汇、汉庭、奇虎360等多家知名企业,鼎晖从中获得了不菲的回报。从退出的27家企业来看,鼎晖的账面回报近22亿美元,在多家企业中的账面回报率超过10倍。

事实上,相比鼎晖投资的其他企业,双汇应该算是其最有耐心的一家。2008年,鼎晖投资向俏江南注资约2亿元人民币,持有其10.526%的股权。当时,鼎晖在投资条款中设有“对赌协议”。随后六年,俏江南也被推向上市之路,却阻力重重。2011年3月,俏江南提交A股上市申请。经过近一年的排队后,俏江南出现在证监会IPO终止审查名单中。随后其在香港等地的IPO均遇阻。

在这个过程中,俏江南创始人张兰与鼎晖翻脸,前者公开指责引入鼎晖是一个错误,因为后者除了不断要求成倍回报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什么。

而鼎晖如今在万洲国际中的角色也让人诟病。“鼎晖是纯财务投资人。你有见过单一纯财务投资人股份占比到三十大几的吗?反正我是没有。”香港一位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论道,“家族企业一股独大有好处,它决策果断,也容易施行一些符合长期利益的战略;美式的基金持股也有好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懂行的经理人按照市场一线的真实情况来左右决策。最差的就是双汇这种,一个纯财务投资人担任大股东,既不贴近市场,又不能顾及公司远期利益。”

不过,一位接近鼎晖和万洲国际的人士透露,因为财务投资者关系,加之万隆个人的强势风格,鼎晖在这几年中对于万隆等管理团队还是很尊重的。还有一个例子,2013年10月万洲国际的股权激励在董事会获批,主要是“老焦”的力挺。据称,高盛当时极力反对,但无奈其没有话语权。

在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成功后,万隆毫不掩饰鼎晖一直以来的功绩:“他们(鼎晖和高盛)在重组时给我们的帮助非常大”,“没有鼎晖,我们的视野不会这么开阔”。

在投资双汇前,从2002年成立到2005年,鼎晖投资投了蒙牛乳业、李宁体育、分众传媒、雨润食品和永乐家电等,这几家公司后分别在香港和纳斯达克上市。在这5家企业中,焦树阁负责了3个项目,其中投资蒙牛被奉为早期私募股权投资的经典案例。

据一位熟悉鼎晖的人士介绍,焦树阁为人低调,但很多鼎晖投资的大项目,都是由他一手操作,包括融资。

据他透露,2006年高盛和鼎晖对双汇集团的联手收购,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双汇发展股权已高达60.715%,一度可能引发“全面要约收购”。当时,由于双汇发展股价较高,实施“要约收购”所需资金庞大。而在证监会豁免“要约收购”之前,焦树阁其实已为鼎晖融得了高达60亿元的收购资金。(编辑 王洁)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