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月投资投后样本:小星辰诞生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潘沩 上海报道
2014-05-12 07:00

2012年11月,云月投资对广州英爱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英爱”)进行控股收购,完成收购后,广州英爱的创始人郭超英仍是广州英爱的重要股东,并依然担任公司CEO。据云月投资合伙人李一透露,2013年广州英爱的销售收入较2012年翻了1倍,这是在云月入主广州英爱之后。

但从2014年开始,云月投资开始对广州英爱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将之放在新成立的小星辰品牌集团(以下简称“小星辰”)中,并引入了其他高端婴童用品品牌(投资或代理)。高峰出任小星辰集团的CEO,兼接替郭超英管理小星辰集团旗下最大的品牌“英氏”(广州英爱旗下主打品牌之一)。

那么,云月投资为何又将发展蒸蒸日上的英氏、皮卡泡泡等品牌置于小星辰之下?原本并无婴童行业经验的高峰,取代原创始人来接管这一企业,能否创造新的辉煌?

“郭超英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此前一力将广州英爱从零做到一定规模,但如果公司要继续往上走,无论是她的年龄还是过往经验都让她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云月投资选择高峰,是希望借用高峰打造品牌的经验,来做出一个2.0版本的中高端婴童用品公司。”李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或许,剖析云月投资的投资整合逻辑,一切又一目了然。在中国消费品领域,寻找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主打控股型收购,并通过整合重组,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云月投资屡试不爽。据了解,除了广州英爱,云月投资还控股了贵州永红食品、“中国核桃粉大王”四川智强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而当这些投资标的中,有一些企业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并且接班人已经制约公司的持续增长时。云月投资就会在拿下控股权之后,提升公司治理,并通过更换管理层,并将其与之前收购来的品牌进行整合,这一标准的“云月式”增值服务样本,或许值得中国PE学习和借鉴。

投后线路

广州英爱由郭超英于1995年创办,旗下主要品牌有“英氏”和“皮卡泡泡”。其中,“英氏”主要向消费者提供0到4岁儿童的内衣,价格定位为中高端。“皮卡泡泡”则主做少儿外衣。

郭超英在过去十余年中,将“英氏”做到婴童内衣这一细分领域内行业翘楚,但到了2012年,她萌生退意。此时,郭已经不是企业的大股东,她和其他老股东有意卖掉企业,又都希望保留一部分股权。而其他竞购广州英爱的PE基金,或只希望进行少数股权投资,或希望干脆百分百拥有广州英爱。

最终,郭超英选择了云月投资的方案,即云月投资持有广州英爱的六成股权,而郭和其他老股东也依然保留了部分股权。

李一告诉记者,郭总和其他老股东愿意接受这种方式,是因为她相信在云月投资手中,可以将广州英爱发扬光大。李一特别强调,云月集团投资广州英爱,部分资金用于买老股,但更大金额的资金投入小星辰,将更多的钱投入公司发展,而不是用于帮助老股东“套现”,这样也更能为云月投资的LP接受。

入主广州英爱后,云月投资开始着力于提升其公司治理结构,而专门负责投后管理的合伙人程业仁,便担此重任。台湾人程业仁,此前曾供职于世界第一大啤酒公司——美国AB集团,并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内,从百威啤酒业务拓展经理,一路做到AB集团大中国区总经理。2013年,其加入云月投资成为合伙人。

李一和程业仁最开始将外企的管理方式引入广州英爱,比如调整公司的架构,削减掉多部门之间权责重叠的部分,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效率等。同时也进行店面网络的拓展,而让李一欣喜的是,2013年的广州英爱的销售收入比2012年翻了1倍。

虽然广州英爱2013年的业绩很好,但并没有打消云月投资的疑虑——过去郭超英执掌广州英爱期间就面临的瓶颈依然存在,比如公司的产品、市场开发创新不足,对市场布局更无章法等。

李一认为,云月投资需要提升“英氏”品牌,并引进国外中高端婴童品牌。云月投资首先想到要为广州英爱物色一位新的掌门人,后者应该有更多做品牌的经验,这样才能将已经很优秀的“英氏”进一步升级。其时,在意大利奢侈品公司葆蝶家担任中国公司总裁的高峰走进云月投资的视野。

过去十年,高峰的角色都是外企的职业经理人,但又有相当的创业色彩。高峰曾任葆蝶家中国公司总裁,而在他加盟时间,公司仅有五人。而在更早,他还曾担任爱马仕中国商务总监,系爱马仕中国分公司的元老级员工。而这两段工作履历(协助两家奢侈品公司在中国打江山)正是云月投资看中的。

2013年8月,高峰在合同期满后离开葆蝶家,当时就有多家PE基金向他递出橄榄枝。但是,高峰并未接受这些基金的合约,而接受几家PE基金的邀请,出任顾问(其中也包括云月投资)。

彼时,消费升级概念大热,而那些投资于各种中高端消费品的PE机构,都在探讨做中国自己的奢侈品品牌的路径,而像高峰这样在奢侈品行业有着丰富经验的人士自然很受欢迎。

云月投资力邀高峰出任广州英爱CEO,但高峰并没有马上拍板。而在后续的沟通过程中,高峰提出,希望做一个品牌集团的想法——这就是小星辰的雏形。

高峰的考虑是,首先这样更有机会把规模做大,而更重要的是“成立一个集团,从而全方位跟儿童的生活方式去对接,是提高品牌调性的一个手段。我们可以提供未来儿童成长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

最终,这个方案得到了云月投资、广州英爱董事会及郭超英的一致同意。郭超英退居幕后,但她还是小星辰董事会的成员。

整合逻辑

2014年3月,初成立的小星辰携四大品牌(英氏、皮卡泡泡、IPP和银十字宝贝)正式亮相。小星辰的团队内部有分工,对四大品牌集团统一管理,但各个品牌在设计、销售等方面分开运作。

IPP是最高端的婴儿服饰品牌。云月投资此前投资了这家意大利公司,并与意大利公司合资成立IPP中国公司(云月投资控股)。IPP在国外的分店通常选择最繁华的位置,比如在巴黎的分店就开在闻名遐迩的香榭丽舍大街。

目前,英氏还是小星辰资产最大的一块。它现在拥有300多家直营店和700多家加盟店。

高峰的设想是先尽力做好直营店。他认为,“英氏”的直营店此前多分布于百货商场,而在更有家庭购物氛围的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分布不足,未来“英氏”将在大型购物中心有更多直营店;同时,还要打造好直营的标杆店,用标杆店来告诉加盟商,“我们想达到的标准、我们想要呈现的效果”,最终期望消费者能在直营店与加盟店得到同样品质的服务。

高峰认为,品牌就是“你跟你的消费者——即你的产品和服务的享用者的一种联系。”他过往十年的奢侈品从业经验,教会他的不限于如何做奢侈品,而是如何做品牌。以至于,公司在设置KPI时,重点考虑消费者的数量、回头率、反复购买的频率等核心指标。这些思路,毫无疑问得到了云月投资的大力支持。

程业仁告诉记者,当初云月投资投资广州英爱时,本是看好中高端婴童服装这一行业,而去年底的“单独二胎”政策,更为这笔投资平添了人口红利。“很多产业存在过度投资、产能过剩。比如啤酒行业,很多企业进入,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不到60%。但好在中高端婴童行业并不是一个红海市场。”

程业仁指出,由于价位问题,中高端婴童行业不会大幅受到网上电商品牌的冲击;又因为小孩子出国的机会不像大人那么多,所以当很多人购买高端男装女装是在境外完成,但中高端童装的消费这样被分流的就会少多了。“去年十月以来,定位最高端的”IPP“在北京上海等地共开了四个店,销售数据好得令我们惊讶。”他说。

程业仁注意到,虽然小星辰成立时日尚短,但已经体现出“1+1>2”的效果:广州英爱原有的渠道、对中高端婴童市场的了解,固然可以助力其他品牌的拓展;而“IPP”的高端定位也会反过来帮助英爱,“上海一些很高端的购物中心,本来只让国际一线品牌入驻,但由于IPP进去了,因为IPP的关系,英爱也得以进入。”

享受人口红利,身处非红海市场,,拥有强大的品牌,云月投资还为其对接了看似强大的团队——并不止高峰,小星辰的CFO和COO也是云月集团千挑万选,也是有知名跨国公司的工作履历,剩下的就看团队的磨合与执行。

未来,小星辰能实现云月投资与高峰的愿景吗?我们将拭目以待。(编辑 林坤)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