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哨 | 全球投资并购快讯
晨哨智库
揭秘外管局“华字辈”四公司关联企业: 银杏树曼陀罗揭开面纱
5月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其2013年年报。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3.8万亿美元,较2005年初的6099亿美元翻了近6番,连续八年位列世界第一。
外管局投资系以什么主体进入资本市场,一直令人饶有兴趣。而根据外管局最新披露的年报,外管局四大海外投资主体分别为华新、华安、华欧、华美公司。这四家公司连同法兰克福交易室,均为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的驻外机构。后者为外管局旗下负责外储和黄金储备经营。
而晨哨网根据数据分析发现,在欧美市场频繁出手的银杏树投资公司,极有可能就是“华新”的子公司。而“华美”则很可能是由外管局纽约办公室升级而成。
早在1997年,中国外汇管理局就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中国华安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港元,其英文名清晰地显示了它与外管局的关系。
外管局早在2005年便获国务院批准,可将外汇储备的5%用于海外股权投资,以有别于主投美国国债的传统投资。作为注册在香港的子公司,华安自然成为外管局借道进行海外收购的渠道。
很少直接面对媒体的华安公司从不主动披露其投资情况,市场上关于华安投资的相关信息更多是从其标的公司处得到。
截至2008年8月底,外管局已分别持有近50家上市公司各不到1%的股权,包括巴克莱银行(Barclays)、苏格兰皇家银行(RBS)、英国天然气公司(BG)、吉百利(Cadbury)等。而这些大型公司的股权主要就是通过华安进行投资来持有的,也代表了外管局投资思路的转变。
另一家银杏树投资公司(Gingko Tree Investment Ltd,下称银杏树)是外管局2009年12月在英国注册的全资子公司,但直到2012年才开始从事投资活动。据了解,银杏树由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公司(新加坡)全资所有,而专注于固定收益投资的后者又由外管局全资所有。而后者或为“华新”的全称。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2年5月份以来,外管局通过银杏树已在英国进行了至少四个大手笔投资,投资对象包括水务公司、学生公寓,以及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写字楼等,总金额超过16亿美元。
2012年,一家名为Beryl Datura Investment Limited(可直译为绿玉曼陀罗)的投资公司成为外管局系新投资主体。
专注于报道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权威机构Sovereign Wealth Fund Institute(SWFI)的数据显示,除过去已经披露的华安、新加坡投资公司和银杏树等公司外,曼陀罗是一家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公司,专注于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
2012年,曼陀罗曾联手摩根士丹利及其他投资者控股了英国某水务公司;2013年,曼陀罗的名字又以投资者的身份出现在另一家英国水务公司的年报中。然而目前,国内官方媒体尚没有关于曼陀罗的详细报道。
不仅如此,外管局早已开始更加积极地尝试高回报的投资工具。晨哨网曾获知情人士透露,外管局在美国投资的基金公司至少包括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贝莱德(BlackRock)和布里奇沃特投资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
2013年5月,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纽约第五大道设立新的办事机构。拥有十几名工作人员的纽约分支,将主要专注于私募股权、房地产和其他另类资产的投资。不过,该分支并没有固定额度的投资金额,需要对投资方案进行逐笔申报,以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拨付资金。而这,或许为年报中所披露的“华美”之原型。
本栏目由晨哨网独家供稿,更多更新内容请登录
www.morningwhistle.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