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受访著名主持人陈鲁豫的王牌访谈节目《鲁豫有约》,大谈其感情与家庭生活。彼时,各位看官们可能不知道,三年后的一天,他们二人将会同时作为拟IPO公司北京能量影视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能量影视”)的主要股东进入公众视野。
2014年5月19日晚,能量影视披露招股书(申报稿),该公司拟登陆深交所公开发行1950万股,募集资金2.32亿元投资于栏目制作和纪录片制作,保荐机构为中原证券。
陈、周二人均在前十大股东之列,陈鲁豫持有能量影视325万股,占比5.57%,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周立波持有200万股,占比3.43%,与另外两位自然人并列公司第五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陈鲁豫任职能量影视董事,2013年拿得公司关键管理人员中的最高薪酬774.98万元,周立波则未有任职。
回过头看,上述节目的播出时点颇有意味。2011年5月,周立波以2.23元/股的价格出资446万元入股能量影视,耗资近1000万元。
造富背后,是影视公司资本化背后的估值逻辑和制播分离推广带来的行业机遇。巨潮资讯网最新数据显示,证监会分类的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静态市盈率(加权平均)为57.48。
董事长曾任凤凰卫视副总
能量影视于2004年10月成立,主要从事视频节目的研发、制作和发行以及针对客户提供节目相关服务,代表栏目为《鲁豫有约》和《壹周立波秀》,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上述两档栏目收入合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9.77%、33.34%和19.05%。
除了陈鲁豫、周立波外,能量影视创始人、董事长唐建无疑为能量影视核心人物,也是将《鲁豫有约》从电视台制作引至影视公司制作的关键人物。
“公司的设立源于日播《鲁豫有约》栏目的创意、策划和制作。”能量影视在其招股书中指出。
唐建在1996年至2009年12月任凤凰卫视国内事务副总裁,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任能量有限董事长;2010年10月至今任能量影视董事长。
多位影视业分析人士指出,两年排队时间之后,在IPO重启并将批量发行的背景下,陈、周二人极有可能赶上能量影视的IPO而跻身“亿万富翁”。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招股书中发现,鲁豫作为公司董事,薪酬逐年呈多倍增长。2011、2012年获薪酬22.27万元、141.79万元,2013年薪酬则高达774.98万元。
公司解释原因称,除《鲁豫有约》外,2013年陈鲁豫参与了《超级演说家》栏目的模式研发并担任导师,公司依照约定支付劳务报酬632.75万元。
制播分离下的变局
能量影视2011年、2012年、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1.78亿元、2.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732.27万元、3167.91万元、3744.61万元。
但公司的主要产品《鲁豫有约》收视率已经不如以往。招股书显示,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数据显示,2011年,《鲁豫有约》栏目取得了较高的收视份额,基本高于1.5%,而2012年以来整体收视份额有所下降,2013年也没有新的突破。
《壹周立波秀》的情况是,尽管2011年到2013年,招股书摘取的某时间段的该节目收视份额较同期卫视收视份额均明显高出,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各大卫视火拼各类综艺节目,分羮市场,《壹周立波秀》的舆论热度、受捧程度也不如前。
“将节目制作与电视台分离独立公司化运作,这是政策倡导以及市场化程度逐渐提升的结果,电视台自己做节目赚不到钱,但一些节目制作公司的成立能将节目制作专业化,同时也提高了电视台的收视率和关注度,越做越大;不过,现在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百花齐放的状态下节目要做成精品才能突围。”一位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激烈竞争下,能量影视也正在求变,2013年、2014年,该公司依靠《超级演说家》、《我为喜剧狂》等节目迎来了更多的关注度。
不过,与2011年相比,2012年、2013年的公司现金流已经不如以往,2011年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4.84万元,2012年、2013年则分别为-304.66万元、-3442.73万元。(编辑 陈昊旻)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