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市场补足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祝乃娟
2014-06-25 07:00

近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近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也是经济转型的需要,即通过更强有力地开发人力资源来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同时,尤其是在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无疑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因为很多年轻人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的轨道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而不是因扩招勉强上了大学在那条路上死磕。更深层次,它还可以令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论调止步,真正让“知识改变命运”焕发新的生机。

诺奖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海克曼教授关于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理论,值得我们现在重读。海克曼教授认为,人的早期技能的培养对其以后就业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并最终决定了其成功与否。海克曼的相关研究发现,相比较于在成年后对其进行的培训和开发,人力资本的早期投资具有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高效特征。因此,重视职业教育,应该马上行动起来。

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来看,“士农工商”的排名深入人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很明显,中国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是非常高的,在古代读书以后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学而优则仕,现在人们的选择多了起来,不过这一切的目标都基本在于学历教育。读书是好事,只不过,社会分工论以及每个人潜力的不同决定了,不可能人人都找到一份理想中的“好工作”。加上转型社会还存在各种不确定性(种种招聘过程不透明),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等等。因此,将职业教育这块短板扶持起来,可以切切实实地缓解很多问题。

人们对读书的传统看法,这些年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切切实实地做好职业教育,让人们看到实际的好处,才能改变陈旧的观念。美好的蓝图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认为,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并且解决好地区投入不均衡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富裕省份与贫穷省份投入差距较大,这是因为投入主要是由地方承担,未来中央财政应该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并不断推动投入的均衡。

此次发展职业教育的蓝图也提出了要欢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企业是这些人力资本未来的对接点,并且很多企业培训已经非常有经验,通过给职业教育办学税收优惠、完善职业教育的规制,可以大规模地吸引企业与社会资本进入。这才是一种市场导向的做法。德国、日本等国在这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经验。

人力资本开发的优劣,与一国整体的国民素质、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社会产出、经济发展与转型都有很大关系。发展职业教育,宜早不宜迟。(编辑 张立伟)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