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高管限薪五年路:子公司分公司基本没人管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记者 张梦洁 孙行 西安、广州报道
2014-09-03 23:52

金融业的高管薪酬改革亦滞后。近些年来,其高管年薪绝大多数远高于按“指导意见”规定公式计算的最高水平。

备受瞩目的首轮国企高管薪酬改革“砍薪”名单出炉。

据人民日报消息,首批试点名单包括72户央企200多位负责人在内,具体是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责任的53家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等,以及其他金融、铁路等19家央企等。

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具有系统性,其他中央企业负责人、中央各部门所属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也要参照《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精神积极稳妥推进。” 在是次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不过对于地方国企高管薪酬具体如何改革,细节暂未提及。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几乎是年年被提上日程。尤其是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更是屡屡被提及。

早在2009年,人社部等六部门就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随后 2010年,财政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审核管理办法> 的通知》;去年2月,国务院批转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9年六部委发文,机构层次不很高,各方分歧还很大。由刚开始设想的制定‘条例’变成‘规定’,由‘规定’变成‘意见’,由‘意见’变成‘指导意见’,尺度越来越松。”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可见要形成改革共识难度不小。”

 

分级:子公司分公司基本没人管

时隔5年,规范国企高管薪酬改革的方案——《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已审议通过。这也意味着,2009年人社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一纸作废。

谈及5年前后的两个方案,广东社科院国资监管研究中心主任梁军认为,方案的重新出台,源于2009年的文件未执行到位,一方面是国资委力量待加强,另一方面,国资委与其监管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本来两者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但现在一些交流太密切,关系设定不太合理,没有能够解决根本的监管问题。”

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在人社部网站的署名文章中认为,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薪酬水平总体仍然偏高,对企业负责人薪酬没有实行分类管理;薪酬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对企业负责人的中长期激励;薪酬监管体制不够健全,企业内外部监督还不到位,等等。”

“国资委的执行情况还可以,但是一级、二级分公司基本没人管。”苏海南认为,因此亟待提高统筹机制,来加强方案落实和监管。

苏海南说:“ 不少子公司和分公司负责人薪酬水平甚至长期比总公司、集团的老总还要高很多,形成一种普遍的约定俗成的倒挂现象,很不合理。”

“由于集团公司、母公司老总的薪水由国资委或财政部等直管,而其子公司、分公司及其下属单位则分级管理,越往下一般监管越松。”苏海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央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央企,总体看还是有监管的,有的监管还较规范,但其子公司、分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则较多处于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力的状况。

对于此次将出台的新方案,苏海南说,需要规避2009年文件层次比较低、决策比较松的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09年出台的文件,是由人社部会同中组部、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等制定。而在最新的这次方案,则明确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协调机制”,以此加强对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

梁军则建议,“从建立改革工作协调机制来看,可能会有更多的部门介入,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因为这些介入的部门都不是独立的,没办法做到真正地公平监管。”

分类:金融业改革老大难

在2009年的指导意见出台一年后,财政部专门就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改革出台管理办法。

“主要是因为金融高管的薪资太高了,绩效认定也更加复杂;此外银行的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坐收利润;而且银行还是垄断行业,利润就更高了。”苏海南直言。

近日不少国有银行陷入高管降薪的传闻漩涡中,更有建行“5321”带头减薪方案传出。

苏海南说:“银行率先响应主要是因为该行业的国企高管薪酬偏高、过高问题相对比较突出。”

“2009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在金融国企执行得不够到位,近些年来,其高管年薪绝大多数远高于按‘指导意见’规定公式计算的最高水平,说明对金融行业高管薪酬的监管,比国资委对非金融央企高管薪酬的监管要乏力,所以金融行业现在行动比较早。”

目前,金融业的薪酬结构包括固定薪酬、绩效奖金、员工福利、股权激励等四部分,根据2013年年报,国有五大行(建农工商中)部分高管平均年薪(税前薪酬)约为176万元。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1474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2706元,国有金融高管薪酬分别是其的34倍、53倍。

“与现行政策相比,改革后多数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水平将会下降,有的下降幅度还会比较大。”邱小平说。

而相比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金融业系统人士反应的确是更“剧烈”,降薪甚至部分波及到普通员工。

一位在四大国有银行总行工作的员工,就“准备另寻出路”。此次改革,其从工程师降级到了低一级的工程师助理,相应工资也会减少。一位陕西银行系统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其实年初就有降薪的消息了。”

而在非金融系统工作的员工则“淡定”很多。据陕西延安某移动公司人士透漏,中国移动高管薪酬改革调整方案还未公布。

“即使调整,也不会一刀切,陕西的延安和榆林这两个市高管工资最高,调整幅度可能会更大,自己则该拿多少就拿多少,没什么恐慌的。”她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方案中,明确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结构主要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收益三部分构成,但“中长期激励收益”一直被悬置。

近日有媒体报道,“暂停近五年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管和员工股权激励试点将启动。”

苏海南表示,主要是因为那时候不具备实施的条件。“当时许多央企还不是上市公司,就算是上市公司,行政高管也不能拿股权激励。”

 “内部职工持股要慎重,可能会出现私分国有资产等问题。”他说,下一步还会有严格具体的计算公式等相关实施意见出台。

(编辑:申剑丽)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