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智库:明年中国经济增速或至7%

21世纪经济报道 谭翊飞 北京报道
2014-10-23 18:21

10月23日,经济学人智库(EIU)在北京发布了最近一期全球经济预测报告。最近,全球经济再次趋于黯淡,欧元区持续衰退,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全球的股市和新兴市场资产价格也随之下跌。经济学人智库在本月的全球预测报告中,调低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为2.3%。此前,该智库已将中国201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7.5%下调至7.3%。...

10月23日,经济学人智库(EIU)在北京发布了最近一期全球经济预测报告。

最近,全球经济再次趋于黯淡,欧元区持续衰退,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全球的股市和新兴市场资产价格也随之下跌。经济学人智库在本月的全球预测报告中,调低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为2.3%。此前,该智库已将中国201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7.5%下调至7.3%。

按照经济学人智库的预测,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为7%。

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最近八九月份经济数据和国际油价走势的提问时,经济学人智库亚洲区经济学家Tom Rafferty称,他对于中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月急速下跌,9月又恢复正常的数据也感到困惑,他认为PMI的数据更为准确。对于9月份的出口数据,他也持怀疑的态度。

Tom Rafferty认为,国际油价未来几年不会很快反弹,因为美国的页岩气生产在增长。如果油价跌到80美元以下,欧佩克或许会通过限产维持价格。但他认为,中国对油价有一定的管制,对CPI和经济走势的影响比较复杂。但中国也可以借助CPI较低的机会,推进价格改革。

以下为预测报告的概述全文。(不代表本报立场)

-------------

全球经济前景概述

(预测截止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世界经济

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再陷衰退的担心导致资产价格下跌

过去一个月全球经济前景再次趋于黯淡。投资者对于经济重返衰退忧心忡忡,包括股票、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资产在内的风险资产价格下跌就是明证。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油价(即期布伦特油价)一个月内下跌了12%,跌破了90美元/桶。资金流向诸如美国国债和德国国债等避险投资,而美元相对一揽子货币大幅升值,对欧元汇率创下了两年来的新高。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相应再次调低了对于2014年和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分别下调至2.3%和2.9%(此前分别为2.4%和3%)。

当前欧洲的经济形势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增长陷入低迷而通缩压力正在上升,但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则呈现出一抹亮色。美国和英国经济在经历长时间的收缩后似乎正在持续复苏。得益于改革或决定性的选举,2015年,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会提速。我们已将对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从7.5%下调至7.3%,但即便其增速放缓,2015年中国经济为推动全球增长做出的贡献仍将是最大的。放眼发展中世界的其他国家,俄罗斯和巴西近期的经济前景黯淡,前者正在遭受欧盟制裁和资本出逃的双重打击,后者则深受决策不力、投资低迷和产能受限之苦。

政治危机正在升级,大国纷纷被卷入其中

今年以来政治危机爆发之频令人不安。最近的危机源自中东,当地资金实力雄厚的“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从叙利亚的基地出发攻占了伊拉克北部和中部的多座城市。“伊斯兰国”肆意屠戮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民众,针对其的倒行逆施美国及其部分盟国开始以空袭作为回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再现暴力冲突,俄罗斯和西方就乌克兰问题僵持不下,这也是风险所在。俄罗斯事实上在8月入侵了乌克兰东部地区,尽管对此秘而不宣。有鉴于此,美国和欧盟加大了对于俄罗斯(关键人士)和重要经济部门的制裁力度,但由于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存在依赖,因此对俄采取制裁比较慎重。

发达国家

尽管其他国家经济形势出现恶化,但美国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

目前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的表现最为抢眼。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4.6%,今年以来大部分时间里,就业保持了旺盛增长态势。从过去八个月来看,其中七个月的时间里,美国雇主每月为美国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都超过了20万个。因此失业率降至了5.9%,这是2008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经济增长提速、失业率下降导致人们猜测美联储(美国央行)将比预期提前上调官方利率,但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很低,美联储在2015年第三季度前都不会上调主要政策利率。

相比之下,欧洲仍未摆脱全球经济病人的形象。2013年二季度开始的微弱复苏已陷入停滞。欧洲第二大经济体的法国增长停顿,而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则更是重返衰退。欧元区经济的中流砥柱德国二季度经济增长为零,部分原因在于俄乌危机导致商业景气低迷。欧元区二度衰退并非不可能;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其可能性为40%。我们已将对欧洲2015年和2016年GDP增速的预测下调至了1.1%和1.4%(此前分别为1.2%和1.7%)。

日本政府名为“安倍经济学”的经济议程正面临严峻挑战,4至6月的按年化计算,日本经济季度环比大幅萎缩了7.1%。这一颓势也在意料之中,因为日本在4月上调消费税导致消费者提前进行了消费。税制调整使得我们难以评估日本经济的潜在活力,不过私人非住宅类投资的势头正在增长。这一点颇为重要,因为日本政府提高经济增速的愿望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其能否鼓动资金充裕的企业实施扩张计划。我们估算认为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速将仅为1.1%,明年则为1.6%(此前预测分别为1.4%和1.8%)。

新兴市场

中国经济增长再次放缓

年中趋稳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再次趋缓。4至6月实际GDP同比增速提高至7.5%,这表明政府实施的适度放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微型刺激计划已经奏效。但此后出笼的多数经济数据都不甚理想:零售额虽然保持稳定,但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速均出现下降。目前我们预测未来几个月中国政府还将进一步推出小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将对中国2014年GDP增速的预测从7.5%调低至7.3%。一年前印度经济遭受资本出逃和卢比大幅贬值的重创,与当时相比,目前印度经济增长表现得更为强劲。按要素成本法计算,4至6月印度经济同比增长了5.7%,这也是九个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但按全球危机前标准衡量仍显低迷。我们预测2014-2015年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重启将推动印度GDP实现6%的增长。之后印度需要推行艰难的结构性改革方能保证经济持续加速增长。

乌克兰危机的升级给中东欧的经济前景投上了一层阴影。尽管乌克兰政府和亲俄罗斯的分离主义力量在9月达成了停火和和平计划,但目前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冲突与德涅斯特河沿岸等前苏联其他地区的冲突一样遭到“冻结”。事实果真如此的话,欧盟对俄施加的制裁至少将维持至2015年7月到期日为止。9月中旬,欧盟和美国均扩大了制裁范围,对俄罗斯石油企业进入西方资本市场施加了限制。俄罗斯威胁将回应以自己新一轮的制裁,但目前尚未付诸实施。除非双方达成政治解决方案,否则冲突和制裁仍将持续,对区内的生产、消费者信心及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预测危机前便已陷入低迷的俄罗斯经济今年将仅能增长0.4%,明年也只能增长0.5%(此前的预测是1%)。就整个地区而言,今年的经济增速据估仅为1.2%,明年则为1.9%。

2013-2014年拉美国家遭遇的不利经济形势将延续至2015年。我们预测受中国、欧洲和部分新兴国家需求低迷及美元升值的影响,近几周大幅下跌的多数大宗商品价格2015年将进一步走低。正当流入资本前景难料之时,这将导致拉美国家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巴西经济今年上半年出现技术性衰退,这将持续拖累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巴西的总统选举将经历第二轮方能产生结果,我们仍认为来自左翼巴西工人党(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的现任总统罗塞夫(DilmaRousseff)将最终胜出。罗塞夫总统的第二个任期内,巴西宏观经济管理和投资环境仅会稍有改善。就墨西哥而言,我们已将对其2014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小幅调低至2.3%,但随着政府改革取得进展,明年墨西哥经济预计将增长3.7%。我们预测拉美地区经济今年将增长1.5%,明年增速将上升至2.7%。

2015年埃及和伊朗将拉动中东经济加速增长

政治动荡和暴力活动仍将抑制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只要石油价格从当前一轮抛售中出现反弹,明年这一地区的经济形势将好于今年。作为“伊斯兰国”逊尼派武装组织大本营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仍将是受人关注的区内热点。从军事和外交角度看,击败“伊斯兰国”都将是一大挑战,该组织仍将对区内稳定构成威胁。这一战事存在蔓延的可能性,以巴双方也面临重陷冲突的风险,但还是有一些国家的动向令我们有理由感到乐观。随着前陆军领导人塞西(Abdel Fattah el Sisi)当选埃及总统,商业信心出现回升,2015年埃及经济将会向好。在经历2012-2013两年的衰退后,伊朗经济也将恢复增长。在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下,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的经济表现抢眼,这也将对地区经济增长构成支撑。

得益于采矿业投资的强劲增长及与快速增长的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联系,2015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速将从 2014 年的 3.6%(估算值)上升至 4.5%。不过部分国家推行结构性改革的代价将使财政赤字扩大,随着美国政策的收紧,填补这部分赤字的代价也将更为高昂。油价走低将影响部分经济体的发展前景,但粮食价格下降也将惠及需要进口粮食的大多数非洲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政府当局未能制止埃博拉疫情的蔓延,今年以来已造成约 4,000 人死亡,这也对地区经济带来了消极影响。如疫情蔓延到区内其他国家,那么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速都会下降。疫情的爆发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分出原本已捉襟见肘的资源用于抗击疫情,公共投资因而受到了拖累。

汇率

美元进入升值通道

按加权法计算,10月初美元相对于25个贸易伙伴国货币的汇率比值从6月底的约102上升至106.3(1997年1月数据设定为100),这也是2009年5月以来美元录得的最高币值。有鉴于此,我们大幅调整了对于美元对欧元汇率的预测,目前我们预计2015年美元对欧元的平均汇率将为1.22:1(此前为1.27:1)。8月初至10月美元相对欧元升值超过了7%,达到1.25:1的高点。之后美元汇率虽有小幅下降,但美国升息和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将对美元的汇率构成支撑。

大宗商品

庞大库存将导致2015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

我们预测由于供过于求拖累价格,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下降 4.9%,这也是 2011 年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峰值后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明年由于若干市场需要消化充足的库存,大宗商品价格还会走低(但降幅会收窄至 1.6%)。由于美国和几个欧佩克成员国新增石油供应充足,预测期内的年均油价将会下降。随着多个金融机构退出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将更紧密地反映各个市场的基本面状况,这有助于避免价格受到全球流动性波动的影响。尽管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滑,但其水平仍是上世纪 90 年代末的两倍左右。我们预测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不会重现本世纪头个十年那样的两位数增幅,但新兴市场人口和收入的增长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