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规划部部长杨开忠:倾向于秦皇岛做副都

21世纪经济报道 定军 北京
2014-11-28 18:35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大规划部部长杨开忠,国家研究建设副都,即国家行政文化新城。迫在眉睫.有一种观点是南延,还有一种是选秦皇岛,各有利弊,自己更倾向于秦皇岛。秦皇岛城区之一的北戴河,因为自上个世纪开始就是中央夏季办公的地点,即夏都,因此该地成为北京行政副都,似乎顺理成章。

保定的行政副中心构想有了新的竞争对手。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大规划部部长杨开忠,在近期的财经年会上指出,国际上的一些大都市,特别是综合型的首都的缩减的经验,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就是建设副都,叫国家行政文化新城。有一种观点是南延,还有一种是选秦皇岛,各有利弊,他个人更倾向于秦皇岛。

“国家应该把这个事情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认真地研究在北京周边地区缩减首都非核心功能,什么地方搞一个国家行政文化新城。 ”他说。

杨开忠目前兼任京津冀三地社科联决策咨询课题“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的首席专家。同时他也是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应急项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研究》的首席专家。

截至目前,河北多城市均提出要做首都或者京津冀副中心的构想。其中最早保定传出做行政副中心的思路。

不过,秦皇岛城区之一的北戴河,因为自上个世纪开始就是中央夏季办公的地点,即夏都,因此该地成为北京行政副都,似乎顺理成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河北《关于推进河北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 

 其中,保定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

石家庄围绕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围绕建成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加强与京津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带动冀中南、冀东两翼发展。

充分发挥张家口、承德的生态优势和秦皇岛的滨海资源优势,打造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

其中,秦皇岛等沿海地区的定位,被强调要和其他城市一样,充分发挥港口和临港产业优势,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大物流、大产业、大港口,打造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增长极,促进港、城、产一体化发展。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所长肖金成部分认同上述说法。

他认为唐山、廊坊和沧州,都可以接受北京和天津的辐射,但是石家庄可以独立形成一个都市圈,辐射带动邢台、衡水和邯郸的发展。但是秦皇岛需要单独做一个都市圈。

原因是,它和石家庄一样,都离北京290公里,北京既辐射不到石家庄,也辐射不到秦皇岛,“这就是说秦皇岛不能靠北京的辐射,你不能说夏天有很多人来避暑就等于辐射,实际上你的空间距离还是比较远。”他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说.

目前秦皇岛给自己定位是建设国际滨海休闲度假之都,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京津冀区域融合创新先行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信息产业聚集区,着力打造绿色发展国际名片。

秦皇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瑞书在近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指出,秦皇岛将来要更好地承接首都功能的疏解,统筹规划五大核心集中平台。即,依托北戴河休疗养资源,重点承接首都二三级行政机构和国家咨询机构、研究机构等企事业的疏解和转移,打造非首都核心功能承接。

依托重点承接京津的医疗、教育、体育、文化等领域的功能和产业转移,打造公共服务的公共承接平台,依托北戴河区和海港区,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承接首都经济机构、区域总部等功能转移,打造会议、商务功能的承接平台。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金碚也建议,以后所有的中央部门,包括央企,都应该实行离京办事制度。可以在天津或者在河北,选择一些地方作为中央单位所有的窗口部门,在那儿进行远程办公的一个政务工作中心。

这方面已经有先例。比如 美国最大的州之一是加利福尼亚州,该州企业到首府登记的,采取的是远程办公模式。“现在中国完全也可以做到,人家在没有电子化的形成下都可以做到远程办公,为什么我们现在有高度的电子信息系统的情况下,一定要进京办公呢?不一定。这是第一条建议。 ”

(编辑 宋菁)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