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保证金上调防“峭壁融资”风险

李硕 北京报道
2014-12-09 07:00

【编者按】券商也许正在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开户数和两融的飙升给券商利润打通了“任督二脉”,但近期两融政策的变...

【编者按】券商也许正在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开户数和两融的飙升给券商利润打通了“任督二脉”,但近期两融政策的变化带来了一丝不确定因素。不过这暂时还没影响到券商股的狂飙,连余额宝的用户都重仓券商股了,新股民“重仓涨停”还真不是传言。

面对着狂飙的牛市,券商的融资步伐也在加紧,广发今日通过了H股融资计划,华泰也将紧随其后。券商股何去何从,也许要看牛市能走多远。

A股起舞之下,券商的两融亦如火如荼。

仅12月初来的6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已站上3000点整数关口,并累计上涨达12.58%,在这一过程中,愈加火热的两融交易也如影随形。截至12月5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达8882.47亿元,月内两融交易占A股成交比例达18.52%。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指不断“峭壁化”与融资交易规模的交叠下,与杠杆比例同时抬升的两融风险或已引起机构及监管层的关注。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融资交易受制于期限与成本限制,其交易策略的短期性更明显,该类业务的过快增长亦会对股指剧烈波动背后的风险形成放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券商对两融交易的保证金比例进行不同程度的上调,而与此同时,部分业内人士亦对监管层窗口指导提高两融操作风控要求的可能性怀抱预期或猜测。

此外,针对融资融券业务规则修改的提速,也将对当前股指下的两融业务带来新的变化。

保证金上调压力陡增

事实上,随着下半年A股指数的启动,两融交易的占比便在不断提高;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4年7月-11月以来,两融交易占A股交易额比例分别达12.22%、13.25%、14.01%、15.33%、17.27%,呈递增趋势。

另一方面,融资交易的活跃背后所积聚的风险势能,正在受到监管层、券商及市场的关注,此前坊间亦有传闻称监管层正在对券商的两融风险进行窗口指导,但随后亦有券商人士表示“并未收到相关通知”。

虽然如此,但仍有部分券商已针对融资保证金进行了上调,而这亦被业内视为针对两融业务扩宽增长的风险防范措施。

早在11月20日,国金证券(600109.SH)便公告称将从12月1日起上调保证金比例;而在随后的12月5日,国联、中信建投两家券商亦公告称将对保证金比例进行上调。

无独有偶,12月8日上午,亦有投资者反映华泰证券对非“沪深300成分股”保证金比例统一上调至65%,而当日华泰证券的在线客服亦就该情况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予以了证实。

但亦有券商在上调两融保证金比例的同时,抬高了两融整体规模的“天花板”。例如,国金证券12月5日公告称,将公司的两融业务上限由此前的60亿元上调至80亿元。

“一些券商提高融资融券保证金可能和他们这类业务增长得比较迅速也有关系。”华西证券合规部一位人士分析,“融资时点较多地聚集在一个区间内,容易导致风险集中化。”

以已对两融保证金比例进行上调的华泰证券为例,同花顺IFinD显示,该券商11月份融资买入额达1051.61亿元,行业市场规模占比达7.58%,为87家券商之首;其当月的买入额亦达到其月底融资余额的226.92%,而10月份及去年同期该比值尚分别为178.14%和160.36%,可见其近期融资业务的增长态势。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的融资买入额市场占比亦超过了6%;此外亦有申万、国元、东兴、浙商、华西、华福六家券商当月融资额在达到百亿级的同时,11月融资额对当期期末融资余额占比超过了200%。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A股成交量的不断走高,在部分券商宣布上调两融保证金标准后,沪深两市融资融券占交易比重亦出现了首度微降。

截至12月1日-12月5日当周周末,沪深两融成交占比较上周环比减少0.45%,为10月17日以来首次出现两融余额占比下降的一周。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融资交易占比的下调与部分券商上调保证金比例关系甚微。

“融资交易占比下降说明先前一段的融资买入资金正在获利偿还,而市场成交中现金交易的比例正在提高。”北京一家中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这大概和市场向好后吸引的增量资金增多有关,这部分资金入市之初未多开展融资交易。”

两融修规预期抬升

事实上,愈加红火的两融业务即将迎来的,或将是监管规则的刷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监管层正在对新的两融交易规则进行修订,而相关规则的修订亦有望对两融业务带来新的变化。

例如在最新的修订中,在现行的六个月的最长合约期限的基础上,或将增加交易期限的展期许可,融资方可依次向券商提出展期申请,同时每次展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这意味着两融期限最长可延长至18个月。

“这对稳定市场价格是好事,如果两融的期限过短,那么必然促使交易目的短期化。”前述策略分析师指出,“延长到一年半后,能够让两融业务向中长期投资倾斜,另一方面对券商的利息收入也是利好。”

此外,对于融资融券账户的开户时间门槛或将由“营业部办理开户手续6个月以上”调整为“从事证券交易满半年”,业内人士认为该改动更具现实意义。

“这在时间层面并没有降低两融的开户门槛,只是按照交易经验时间,而不是开户时间来设定门槛显然更有实际意义”,一位中信建投证券客户经理认为,“因为存在有的客户只开户却长时间不交易的情况。”

事实上,针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的修订,早在今年5月份便已成为监管层落实《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工作任务分解表中的一部分;此外,针对质押式回购及股权质押业务的办法修订也在其列。

“券商的资本中介业务在大方向肯定是越发松绑的,这和目前券商融资工具的发展直接相关,融的钱必须要有业务对应。”北京AMC系券商非银金融研究员认为,“新的规则预期中,标的、合约、交易结构更加灵活,但对于风控可能也会提出相应的标准来规范。”(编辑 巫燕玲)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