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希望华通的重组,能为成都现今的融资市场,带来一些信心。”众力群智一位高管说道。上述人士断言,成都金融市场在年末日子将更加难过,市场信心亟待恢复。
“我们也希望华通的重组,能为成都现今的融资市场,带来一些信心。”众力群智一位高管说道。上述人士断言,成都金融市场在年末日子将更加难过,市场信心亟待恢复。
另一边,华通系的银行债权人会议,于12月19日,再次如期举行。
据参会人士透露,会议并未取得任何实质进展。“前几次的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这么大的公司,涉及多家企业,如果重组,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详见本报11月20日报道《总体负债约170亿 “华通系”艰难纾困》)
接近华通系资产重组的人士透露,众力群智希望接管华通系非上市公司板块,由农行、该公司和华通系高管三方的联合工作组将向成都市政府递交报告,寻求政府出面协调华通系重组。
接管协议草案出炉
按21世纪经纪报道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华通系企业债务重组协议书》显示,38家民间债权人组建的四川众力群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意图通过其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四川众力天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接管华通投资所持股和实际控制下的华通系企业。不过该协议书为草拟,还未能达成实质性结果。
以重振华通系实体经济的方式,挽回损失。
“如果顺利接管,我们将正常支付非上市公司板块的贷款利息,把现有的不良资产逾期转为正常,并寻求银行在利率上的优惠,农行四川省分行对此方案表达了口头上的认同。”上述众力群智高管如此表述。不过记者未能从农行获得证实。
众力群智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新津腾中筑路机械有限公司的相关资产进行审计,新津腾中将成为众力群智的第一个目标。
“新津腾中今年1到11月产值约1.5亿,但其财务费用高达3000万,如果我们接管,财务费用将极大降低。”一位众力群智高管这样告诉21世纪经纪报道记者。
按照上述《协议书》内容,全体民间债权人均同意自2014年8月31日起,放弃收取华通系民间债务的利息。
据上述高管透露,新津腾中作为高铁桥梁组件的生产企业,订单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是受到华通系资金链紧张影响,生产没有正常进行。“按照我们了解的情况,和华通系的承诺,未来3年,新津腾中产值将有望达到5到7亿”。
除了新津腾中未来收益预期较好外,华通系还有多笔潜在增值筹码,众力群智公司认为,这些资产价值一旦得以体现,也将为华通系债务重组带来重大转机。
协议书中提出:新津腾中公司持有的老厂区(约124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变性申请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华拓股份公司持有的成都高新区孵化园45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变性申请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华拓股份公司为旭光高新公司板块企业提供的抵押担保解除。
上述三项中任意一项得到满足,华通系员工以个人名义为公司提供的民间借款和担保都将得以解除,而归为华通系下属公司承担。
“如果旭光高新复牌,华拓为上市公司以高新区楼宇提供的担保将逐步解除。高新区6栋办公楼的价值将得意体现。但土地变性还需地方政府支持。”上述众力群智高管如此表述。
多方寻求政府支持
12月19日,华通系银行债权人会议再次召开,据参会人士透露,除了民间债权隔离外,华通人士并未就资产重组进展做出更多答复。
“一些抵押物比较充足的中小债权银行支持直接处置华通系资产,而以农行为代表的大债权人,则更希望华通系恢复生产。”上述参会金融机构高管表述,其认为银行系债权人至今也未能统一意见。
据来自银行债权人的消息,上市公司旭光高新复牌进展依旧缓慢。
12月12日,旭光高新(00067.HK)发布公告称:2014年12月11日,本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Top Promise Resources Limited与郑州市中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眉山分公司订立合作协议,对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四川省川眉芒硝有限责任公司及四川川眉特种芒硝有限公司提供短期资金及参与管理标的企业,为期一年。
但按照香港证监会对旭光高新的复牌要求,除了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外,旭光高新需要解释此前做空机构的两份做空报告,而且需要出具2013年年报以及解释相关审计意见。
此前,旭光高新遭遇做空机构质疑其财务造假,于3月25日停牌,在停牌9个月后, 旭光高新的年报至今仍未公布。
“甚至在引入战略投资者上,旭光高新都没有取得实质进展,只说还在和战略投资者谈。如果上市公司无法复牌,解除与华通系的关联担保也比较困难。”上述金融机构高管表示,旭光高新复牌需要时间或许比较长。
“这么大的公司,涉及多家企业,如果重组,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上述金融机构高管进而如此表述。
众力群智公司高管也希望政府能够介入,“即使不主导,也可以提供指导,比如新津腾中就有20多张封条,交叉担保、交叉查封现象十分普遍,如果走正常程序,单申请解除查封就需要半年”。
据接近华通系重组的人士介绍,12月22日,农行、众力群智、华通系相关人士,正在协商向成都市政府递交报告,寻求政府出面协调华通系重组事宜。
21世纪经纪报道记者就此向农行四川省分行核实情况,截至记者发稿前,该行未予以回复。(编辑 王艳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