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卷酥香
《红楼梦》中的美食一向都是惹读者兴趣的话题。像那遭贾母嫌弃的“松穰鹅油卷”,以及大观园小厨房给芳官送来的“一碟四个奶油松穰卷酥”, 相信很多人都看得口水强咽,恨不得亲口尝上一尝。
孟晖
《红楼梦》中的美食一向都是惹读者兴趣的话题。像那遭贾母嫌弃的“松穰鹅油卷”,以及大观园小厨房给芳官送来的“一碟四个奶油松穰卷酥”, 相信很多人都看得口水强咽,恨不得亲口尝上一尝。
幸运的是,清代乾嘉时期,扬州盐商童岳荐主持编撰了一本集大成的食谱《调鼎集》,其中明确记载有一款“油酥卷”的做法:“脂油、洋糖、胡桃仁,包酥面作卷,入油炸。”是用猪油、白糖、胡桃仁拌在一起作为馅心,包在“酥面”内做成卷子,入油炸熟。
所谓“酥面”,也就是可以起酥皮的特制面坯,按今天的习惯,可称为“千层面皮”。《调鼎集》中记载着清人做这种面皮的具体方法:把十斤细白面与四斤熟猪油糅在一起,反复揉匀,形成的面团称为“油面”或“酥面”;再以六斤白面用水和成面团,和面的过程中也要适量加些猪油,这种面团叫“水面”。制作点心时,用水面包起油面,反复擀压、折叠、再擀压,就会形成层次多而薄的“千层面皮”。将这样的面坯擀成薄片,匀铺一层胡桃仁与白糖、猪油的馅心,再绕成卷,下到油锅内炸熟之后,当然酥皮层层,蓬松香脆,入口即消。
在清代,“卷酥”就是指用千层面皮包裹各种甜咸馅料制成的油炸酥点。《调鼎集》还提到“玫瑰卷酥”,以玫瑰膏与白糖、猪油拌匀,用千层面皮裹成卷子,下油炸成;“豆沙酥卷”,与玫瑰卷酥做法相同,只是馅心改为猪油丁、豆沙与糖;“肉馅卷酥”,将肉细细剁成蓉泥,与切碎的笋衣一起炸成馅,再用千层面皮包成卷儿,在猪油内炸酥。另外尚有“野鸡面卷”,是把野鸡肉切丁,再将笋尖剁成细绒,一起拌成馅,用千层面皮包卷之后油炸。总之,在清人那里,包有甜或咸馅、热油里炸成、卷子式样的酥皮面点,称为“卷酥”,也间或有“酥卷”、“面卷”之类的叫法。
由此可知,松穰鹅油卷与奶油松穰卷酥,都是清人喜爱的油炸起酥点心,裹有松子、瓜子、核桃仁与糖等拌成的馅心。只是前者用鹅油代替猪油来和面,千层面皮会散发鹅油独有的香气。后者则是用奶油和面,并在奶油当中炸熟,味道尤其浓郁。
精彩的是,如此仅仅在纸上读就让人想流口水的美味,贾母却说:“这油腻腻的,谁吃这个!”然后“拣了一个卷子,只尝了一尝,剩的半个递与丫鬟了”。贾府的富贵老太君是这样的一个态度也就罢了,没想到,身为丫鬟的芳官居然也一样对此种油炸点心表示不屑:“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她仅仅就着两块腌鹅吃了半碗汤泡饭,那四个卷酥是碰也没碰。真真是气煞了嘴馋的读者啊!什么叫骄奢?《红楼梦》就是最活生生的经典教材。(编辑 李二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